第543章 有益的建议(1 / 2)

 因为再次面临人生道路的选择,童伟的谨慎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尽管叶佳怡把前景已经描绘得很明朗,打消了他的许多顾虑,即使有老同学跟他作保证,童伟还是不可能马上做出决定。

面对童伟的犹豫不决,叶佳怡只好说道:“这我理解,如你所言,对于个人来说这是一件大事,跟家庭和单位商量,是必不可少的,不过你认为这两方面存在困难吗?”

“家庭方面应该没有什么问题,这我可以做主,只需跟家庭成员解释清楚就行了,单位可不好说,能不能放我走,我可没有十足的把握。”

叶佳怡马上警觉起来,“如果单位就是不同意,难道这件事就没有希望了?”

“这个----,要是单位不同意,我还真没想过该怎么办。”

叶佳怡立即换了一种思路,“童伟,如果单位不放你走,要是你递交辞职报告的话,你觉得对你有多大损失?或者说对你能造成多大伤害?”

“你是说从单位辞职,强行离开单位?”童伟一怔,这样过激的行为,他从未想过,“伤害倒谈不上,损失嘛,以前缴纳的几险几金恐怕是没有了,单位分给我的那套旧房子可能也要收回,工龄之类的也许都会作废。”

“仔细想想,除了这些,还有别的损失吗?比如说你去年刚晋升的正高职称,会不会给你作废?”

“影响基本也就这些,正高职称那是对我科研水平的一个判断尺度,证书在我手里,估计他们没啥办法。”

“如果是这样,那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你把自己的想法跟有关领导谈谈,心平气和地跟他们沟通,如果他们理解你的举措,那就最好了,实在沟通不了,你要是采取自动离职的方式跳槽,给你造成的任何损失,昌达集团都会给你加倍补偿。其实,我一直不明白你为什么很在乎在新材料研究院晋升正高职称?像你这样的专家,地方政府非常重视,到企业照样晋正高,而且还不会像你们单位那么论资排辈,勾心斗角。”叶佳怡道。

“也许是我们的传统偏见吧,我们这类人脑子里一直有个概念,总认为在研究机构或学术单位晋职称,比较严肃认真,加上竞争相对激烈,所以觉得这种单位的职称含金量较高。我声明,这可能是一种偏见。”童伟解释道。

“我也认为是偏见,我就不信那些跟你们同期毕业,到企业做研发工作的毕业生,比你们这些研究单位和学术机构的人在科研能力方面差多少,我知道国外那些跨国企业的研发部门,都聚集了很多高级人才,他们具有很强的研发能力。事实上,有好几家跨国企业,甚至还出现过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你说他们的水平能差吗?”叶佳怡就曾经在陶氏化学公司做过部门高管,她对这方面情况非常了解。

“你是见过大世面的人,言之有理,不过要说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的话,我觉得研究和学术机构的人对理论更偏重一些,企业研发人员可能更注重实际应用。”

“好啦,咱们不讨论孰优孰劣了,在你做出最终决定之前,我建议你抽空再来昌达集团实地考察一番,亲自跟关总做些交流,对你做决定也许有帮助。”

......

童伟接受了叶佳怡的建议,决定去昌达集团跟关云天深入接触一番,同时对昌达集团技术中心的软硬件条件进行全面考察。周五,他预

定了当天下午两点的机票,便请假提前离开单位,并请叶佳怡派车去省城机场接他。

叶佳怡带着司机亲自去机场迎接,当她把童伟接到昌达集团总部,已接近晚上八点,知道他要来,关云天一直在办公室等待。

见面寒暄几句后,童伟问道:“关总,你还没下班吗?”

“我在等你,走吧,咱们吃饭去,给童博士接风。”

“哎哟!这多不好意思,这么晚了,耽误你下班。”童伟客气道。

“童博士不辞辛苦,舟车劳顿,不好意思的应该是我们,请吧。”三人上了同一辆车。

因为当晚时间不早了,晚饭过程中没有谈什么实质性问题。

第二天上午八点多,司机从宾馆将童伟接到关云天办公室,他们进行了推心置腹的交谈,关云天敞开心扉,不仅谈了自己的经营管理理念,还谈了昌达集团的发展轨迹,企业发展的近中远期目标,企业结构和企业性质,对科学技术促进企业发展的看法,以及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童伟静静地听着,他觉得关云天虽然只有本科学历,但综合素质的确很高,有些观点他还是第一次听见。

通过一上午的交流互动,童伟对关云天的印象非常正面,以前听见的那些民营企业老板的负面说法,在关云天身上一点也没发现,相反的是,无论管理理念、企业发展目标和对科学技术促进产业发展的见解,以及对人生的看法,都比一般人高出一大截。

周六下午,叶佳怡陪着童伟来到昌达集团技术中心,在参观了现有试验设施和仪器设备之后,叶佳怡问道:“跟新材料研究院比较,你觉得我们这里在硬件方面还有哪些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