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花朝(2 / 2)

大周朝有风俗,于花朝节结伴踏青。此时节日未到,长安城的姑娘们却已经按捺不住心头的激动,聚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谈论着计划。

郭采练虽初到长安,但长安城却有人知道她的名字。如此一传,长安城的姑娘们都想见一见这位有才情的姑娘。

这一日,便是由荣国公白家的姑娘举办了赏文会,趁机将郭姑娘请了过来。

郭采练初到文会时,尚还有几分紧张,但等相处片刻后,本人也逐渐放开起来。

长安城的姑娘们不比扬州严家,各个富有灵气,亦不死板、墨守成规,郭采练看着为首的姑娘,竟看出了几分殷乐的影子。

“郭姑娘,听闻你擅长诗赋,不如你来对着下联?”一位官家小姐正提笔写下上联,自以为极妙地点点头,眼珠子一转,就锁在了安静吃茶的郭采练身上。

旁边有人推她:“你这首诗,我都能压过你,你别丢人了。”

写诗的娘子丢了笔,转身边和拆她台的人打成一片。等两人分开后,周围人早就聚在了郭采练所写出的下联旁,啧啧称奇。

“谁知绿滴檐,我喜欢这句。”说话的是白家二老爷的女儿白晚璞,也是这场赏文会的举办者,她道,“不过没想到,郭姑娘诗好,字也是极好。”

郭采练眉毛微挑,冲白晚璞笑了笑,感谢她带来的机会,然后缓缓开腔:“我的字并不算好,我还在扬州时,曾遇见一人的作品。那人字迹龙飞凤舞,如黑云腾白昼,诸位但凡见了她的字,那才知道什么是‘极好’。”

诗词、画作,郭采练不敢胡吹,可殷乐的字,郭采练是见过的,那是实打实的好看,漂亮得像极了写意画。

她这一提,便有人起了兴趣,一人连连问道:“那人是谁?可会到长安来?”

郭采练假意思衬片刻,回答:“此人姓殷,名乐。我只见了她的画作,并未见其人,但采练听说,她也有到长安一游的想法。”

至于那时的殷乐是男装,还是女装,郭采练就不知道了。

听到有奇人将临,问话的姑娘不禁满目憧憬。正当此时,却有一人缓缓开口:“不用高兴得太早,此等人必然粗俗不堪,上不得台面。”

郭采练忍不住皱眉,朝着声音传出的方向看去。只见一穿金戴银的姑娘正坐在离白晚璞极近的位置上,显然有些身份。

那姑娘郭采练认得,是御史大夫女儿王婉。

她拨弄着手上的水晶珠链,挑衅地看着郭采练:“郭姐姐,我说得对还是不对?”

“姑娘此言差矣。”郭采练回道,“采练听闻,那殷乐礼教是极好,姑娘怕不是管中窥豹,自己的理念有瑕疵,才有了如此误解。”

王婉冷笑几声,全然不顾白晚璞警告的眼神:“是我错了,我没想到郭姑娘竟然会捧一个如此优秀的人出来。郭姑娘,你该不会是真心想要夸赞那位殷乐吧?她有什么龌龊之事,我先替你说出来,不好吗?”

“明明有意暗讽别人,断别人的后路,却偏偏一副高雅的姿态。郭姑娘不愧是文坛大家之女,才情惊人。”

郭采练明白了,感情这位姑娘以为自己欲抑先扬,想先把殷乐捧高,再让她摔下来。

她心里暗暗一惊,忍不住暗自责怪。王婉说得也不无道理,自己怎么就没点分寸,把殷乐说太好了,万一有失偏颇,岂不是害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