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郎君真是快人快语,老朽佩服,不过如今这世道,真正赚钱之生意,恐怕不是走南闯北做出来的啊。”
短短几句话,谢国喜再次肯定面对的小郎君不是做买卖的,大凡长期做买卖之人,来到某一个地方,总是会抓住机会,或是推介商品,或是询问商机。
谢国喜并不点破,话语一转,开始议论时政了,他谈到了平民百姓生活困苦,知识无人重视,建设无人提及,官府对平民百姓课以重税,导致物价飞涨,斗米一百五十文,百姓卖儿卖女为奴,面临饿死的境况,达官显贵醉生梦死,挥金如土。
谢国喜对朝政的这些评价是犯忌的,按说与小郎君刚刚见面,老成持重、见过世面的他是绝不会说出这等话语的,可谢国喜忽然发现,自己好像难以控制,或者说是专门说出来这些话语,印证面前小郎君的身份。
一边的谢玉鑫脸色发白,不知道父亲为什么会说出来这些话语,这些可都是犯忌的话,在家里说说无所谓,可在陌生人面前如此说,若是有人故意到官府去告状,怕是要吃亏。
谢老夫子的话语,远没有刘允章的《直谏书》那么全面和深刻,所以这些观点,不可能引起李儒沛多大的惊奇,不过初次见面,谢老夫子就敢于说出来这些话,倒是不简单。
等到谢老夫子说完之后,李儒沛慢慢开口了。
“老先生,某是生意人,对朝廷之事,没有多大的兴趣,不过老先生的话语,醍醐灌顶,某今后做生意,怕也是要注意官府之事了。”
“老朽有些话,不知该说不该说。”
“老先生请说。”
“小郎君怕不是生意人吧,某虽然身居乡野,孤陋寡闻,可也知晓一些事情,山南西道近来发生了很多事情,这巴州和蓬州,都被那所谓的铁血军占据,某听闻铁血军统帅李郎,好生了得,大败官军不说,还提出来了减租减息之政策,铁血军亦是秋毫无犯,这位李郎可谓志向远大,只是某觉得,不管如何,这铁血军都非正统,若是那位李郎想着大有作为,还是要归心朝廷啊。”
李儒沛的脸上露出了微笑,他身后的钱世渠、宋虎和严复,脸上都露出紧张的神情。
“老先生一席话,入木三分,某也有一些感慨,老先生乃是蓬州乡贡,所谓学而优则仕,想必老先生也想着报效朝廷,不过据某知晓,这些年来,真正的有识之士,未必能够进入到朝廷为官,反倒是那些龌龊小人,把持朝政,品行高洁之人,若不想同流合污,就只能够洁身自好,如此情况之下,何为正统。”
谢国喜的脸色微微发红,竟然不知道如何回答了。
李儒沛的目的已经达到,倒也干脆,起身抱拳告辞了。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某今日打搅谢老先生,收获颇丰,再次谢过了。”
丑时,万籁俱寂,村里的人都熟睡了。
谢国喜将睡的迷迷糊糊的谢玉鑫叫到书房。
“玉鑫,今日为父说的那些话语,你一定感觉到吃惊,不知你是如何看待这位前来拜访的小郎君。”
“回禀父亲大人,孩儿觉得小郎君不简单,谈吐不凡,思路清晰,待人接物有礼有节,孩儿以为这位小郎君定是官宦子弟,怕是出门游历的。”
谢国喜微微摇头。
“玉鑫,你两个哥哥和姐姐都已成家立业,他们没有读书,为父也不想他们读书,只有你自小就以读书为主,你已年满十六岁,但为父一直不为你提亲,可知为什么,为父是不愿你陷入平庸,步你两个哥哥的后尘,世道不稳,世风日下,天下难免有大变,为父教你学识,盼你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奈何天不遂人愿。”
说到这里,谢国喜的神色严肃起来了。
“今日来拜访的小郎君,为父要是猜测不错,就是铁血军首领李郎,为父用学识试探他,他虽不喜,也不急不躁,为父抱怨世风日下,他听得仔细,且不动声色,为父说完之后,他随机应变,应付自如,令为父都说不出话来了,寻常人哪里有这样的定力。”
谢玉鑫的脸色有些发白,瞌睡全无,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
“玉鑫,你已经长大,凡事要多琢磨,小郎君的不凡你看出来了,但你想想,巴州和蓬州情况特殊,哪里会有官宦子弟到这里来游历。”
谢玉鑫的脸色由白转红。
“父亲大人,孩儿懵懂了,父亲有何吩咐,孩儿照做就是了。”
“玉鑫,为父想你跟着那个李郎出去闯荡,只是要做出来这等的决定,需要极大勇气,前途未卜啊,何去何从,你自己决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