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申州,就可以直达唐州,尽管淮南道大乱,可唐州、随州等地,都是平稳的,百姓基本都是稳定的,暂时没有缺粮的情况,可惜唐州和随州都是山南东道控制的地方,黄巢就是想着劫掠这些地方,也不敢有实质性的动作,他吃过铁血军的亏,绝不会直接和铁血军接触,可黄巢这人造反多年,自负是免不了的,放着如此好的地方不去劫掠,心有不甘啊。”
崔安潜有些忍不住了。
“难道是黄巢专门放王绪进入唐州劫掠,这个黄巢能够想到这么深远,不简单啊。”
李儒沛点头。
“黄巢的算盘打得不错,王绪劫掠唐州,铁血军一定会派遣大军围剿,如此随州等地的守卫肯定有松动,黄巢可以趁机劫掠这些地方,就算是铁血军能够回头,也来不及了,一旦得手,黄巢会迅速撤离,铁血军贸然进入淮南道征伐,不一定能够取得胜利,你们都清楚,流动作战方面来说,黄巢是最为厉害的。”
李儒沛的分析让崔安潜和高驰邦再次沉默。
让王绪劫掠唐州,那是不可能的,剿灭王绪麾下近一万的军士,至少需要一万左右的铁血军将士,这样驻扎随州的铁血军将士人数肯定少一些了,若是黄巢率领大军劫掠随州,就算是铁血军英勇,但人数上面的悬殊太大,有着充足准备的黄巢,一定能够想到最好的应对办法,真的出现那样的情况,铁血军要吃亏,随州和唐州等地的百姓也要吃亏。
李儒沛很快再次开口。
“南方的混乱,必须在最短时间之内平息,若是放纵这种混乱,时间长了更加难以收拾,对铁血军是很不利的,朝廷想不到什么好的办法,若是让高骈回到淮南道,情况会更加的糟糕,这个时候,铁血军必须要倾力出击,一举平定南方的局面,一旦做到了这一点,高骈就永远不要想着能够回到淮南道了。”
李儒沛话语刚落,高驰邦马上表态了。
“请王爷下令,属下竭尽全力,平定南方的混乱局势。”
李儒沛看了看高驰邦。
“这次的情况不一样了,黄巢和王绪等人的背后,恐怕还有高骈的身影,甚至有北方其他节度使的身影,铁血军面对的压力是很大的,某不客气的说,这次是铁血军面临的又一次危局,铁血军每一步的行动,都要拿捏准确,不要给对手留下任何的机会。”
这方面,崔安潜和高驰邦都是清楚的,李儒沛曾经分析过,南方出现动乱,本来就是高骈给朝廷出的难题,朝廷在南方的兵力本来就孱弱,一旦高骈麾下的十万大军袖手旁观,什么情况都可能会出现。
“铁血军此次出击的任务有两个,第一是彻底剿灭王绪,让其他敢造反的人看看,王绪今日的下场就是他们明日的下场,第二是再次大败黄巢,想着短时间之内剿灭黄巢的可能性是不大的,时机也不是很成熟,但一定要黄巢畏惧铁血军,甚至不敢听到铁血军的称号。”
“此外还有驻扎在扬州的高骈麾下的十万大军,铁血军一样要重视,某的想法是,剿灭王绪、大败黄巢之后,铁血军进军淮南道,毕世铎率领的十万大军,要是知趣的话,撤离扬州,不管他们到南方其他什么地方,铁血军暂时不过问,可若是想着坚守扬州,那就不要怪铁血军无情了,一样要剿灭。”
“铁血军进军淮南道,目的就是要控制淮南道,朝廷不是没有任命淮南道节度使吗,那就让某提出来人选。”
崔安潜和高驰邦看着李儒沛,目瞪口呆,他们不敢想象,刚刚控制山南东道一年多时间的李柔,竟然要控制淮南道了,这需要多大的魄力,万一因为战线拉得太长,出现了首位难以兼顾的情况,岂不是天大的麻烦。
他们根本不会知道,李儒沛是必须要这样做的,南方这次出现的混乱,若是放纵下去,就是之后五代十国的雏形,李儒沛绝不会允许此等情况的出现,必须将一切扼杀在萌芽状态,南方的南诏、越南等地,都是在此次的混乱之中,慢慢寻求独立的。
“某知道你么的想法,或许以为某太心急了,可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某绝不能够放松南方混乱局面持续下去,那些造反之人,个个都认为自身是王侯,岂会真正听从朝廷的招抚,除非是打的他们不敢动弹,才能够真正平定南方的混乱局势。”
“大唐早就进入了乱世,从黄巢、王仙芝造反的时候已经开始,朝中大臣腐败,宦官乱政,不以铁血手段,怎么可能拯救李唐王室,某在关庄镇的时候,已经有了这等的想法。”
崔安潜和高驰邦的脸色隐隐有些发白,在他们看来,李唐王室尽管力量逐渐的薄弱,但还远未到乱世的时候,至少地方上的藩镇,不敢公开造反,朝廷还能够依靠地方上的赋税来维持,可这些在李儒沛看来,已经是乱世之征兆了。
既然李儒沛说出来这样的话语,那就说明他所做的一切决定,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崔安潜和高驰邦不存在反对,他们目前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尽最大的能力,搞好一切的后勤和筹备事宜,帮助李儒沛尽早的实现愿望,重振李唐王室。(最新更快,搜索小説网W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