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阜义之死(2 / 2)

账目被调换后,鸾凤安和仁籁之将计就计,将鸾凤安私自挪用国库银钱的罪名,变成了由鸾凤安促成的鸾族和太仆寺之间早已达成的一笔过了明账的借贷交易,期至后,鸾族会给与太仆寺高出外面几分的利息,以此来充盈国库。

本来阜义填补的窟窿和鸾凤安从钱族借印子钱的数额相差不多,现在鸾凤安为了洗脱私挪的罪名,不得不再多付一笔利息。

不过也就损失了一些钱财,这对胤安最富有的鸾族来说,简直如猴子身上拔了根毛,根本不足一提。

虽然阜义栽在了仁籁之交给襄玉的那两样关键的证据手里,但他直到被关押至大牢时,他都还不知道仁籁之的倒戈。

因为襄玉让仁籁之手下的太仆寺丞帮仁籁之顶了所有做过的事,此人原本就是襄玉安插在太仆寺中的人,因为此次未能及时将阜衡之借马赌马一事告知给襄府,襄玉便索性利用他扶持仁籁之上位,将他彻底变成一颗弃子。

不光阜义不知道这件事,就连整个皇族派系皆是不知。

因此阜义落马,太仆寺卿被定罪跟阜义勾结,帮阜衡之遮掩,欺下瞒上,也被撤了官职后,顶替太仆寺卿位子的人,便成了资历最老的原太仆寺少卿仁籁之。

对于这个任命,皇族一派皆无异议,只当仁籁之还是自己一派之人。

此事后,皇帝对阜衡之失去了最后的耐心,当场下令让他一辈子都不准在再出现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

阜义和阜衡之父子被关入大理寺后,鸾昶亲自审理此案,几日后,先后又查出阜义身上的其他几宗罪名。

譬如,他一直在暗中挪用国库的钱去放印子钱牟利,而且这笔钱还涉及到皇陵修建一事上。

皇帝听闻此事后大怒,只差没把“立即处斩”四个字说出来了,他到底还是忌惮氏族。

而阜义背负的这些罪名并非鸾昶随意捏造,却有其事,鸾昶不过把它们大白于天下而已。

鸾昶提早得了襄玉的密令,趁皇帝正在气头上时,随后又制造出阜义在狱中突发疾病而死的假象。

堂堂阜族族长,就这么无声无息地突然猝了。

阜义骤然去世,皇帝内心是出了口气,虽然知道是襄族在里面耍手段,但也知道阜义所行之事并无作假,所以他也不去多加计较阜义之死,只表示可怜阜族只阜衡之这唯一一个嫡出独苗,便下令免了阜衡之的罪,让他出狱继承族长之位。

回到府中的阜衡之顿时又扬眉吐气起来,而秦玉环母子三人,则开始过上了胆战心惊的日子。

得知阜义之死,盛焯槐只眼神忌惮感慨襄玉心之狠辣,在行事上也越发小心起来。

而就在阜义死去的当天夜里,狸奴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仁籁之的府上,将一个卷轴交给他,然后又悄无声息地离去。

仁籁之默默地打开卷轴,大大地松了口气,将其付之一炬。

这个卷轴上的东西,是仁籁之的把柄,也是阜义自以为笃定仁籁之不敢背叛自己的要挟之器,此前一直被捏在阜义的手中,但阜义已死,把柄归还给仁籁之,仁籁之终于不用再担心受人制肘了。

三皇子府中,徐风扬前来禀报阜义已死的消息时,三皇子正在花草之间修剪花枝,听闻此消息后,他只默了默,并不置评。

随后,他让徐风扬准备两份礼,一份礼是送去阜义的丧礼上,另一份礼,则是贺阜衡之成为阜族族长之礼。

阜族,终是要迎来一个不学无术,满脑草包的断臂族长,未来会是如何,三皇子私心认为,阜族一脉的局势只会越来越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