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阳谋(2 / 2)

明末汉魂 蒂梵儿 5853 字 2019-07-24

“继续向东移动,双方数万兵力都会压缩在数十里范围区域,秦将军分析明彻,已经没有保密可言,我军的优势是骑兵已经提前部署而且是以逸待劳,要不喜峰口女真等待潘家口女真所部,两军挺近向罗台。要不喜峰口女真提前抵达罗台却被我军骑兵击溃,溃兵等待潘家口女真再行攻击,所以执行层面我部折道能参与战事,大决战”

陆仟、秦佐明意见一致等同与决策。

短暂休整,以白杆兵为主的万余兵力折向钻入山道另外一侧山林中强行军向罗台。

太阳高升,日光已经炙热了起来,山峦叠嶂,林木绵延,不适合骑兵大规模通行的山间小道中斥候马队却在畅通无阻的迸行着。

在大规模战事暂且告一段落时潘家口、喜峰口、罗台三角一面的区域内斥候间的厮杀变得频繁了起来。

斥候行军,总是观察挑选最为便捷和易于通过线路,不会有舍近求远,所以斥候遭遇、厮杀、碰撞便也水到渠成了起来。

上午时刻,喜峰口西北一百多里区域一支万人规模的急行军队伍突然折向由原本的东南而行更变为东北行军。

相同时间,折向的军队偏东十多里区域另外一支军队东北强行军没入一道山梁间的密林当中。

折向军队为岳托所部,而始终东北突击是陆仟、秦佐明两部及其锦衣卫、东厂人员。

两支原本极有可能遭遇的双方力量却在将对冲距离缩短到十多里时因为另外一方的改变行军成为同向移动。

岳托在午时一刻接受到鳌拜第一次突围时调动出的斥候。

斥候向潘家口移动,而岳托所部却已经向喜峰口行军了近一夜时间,斥候和岳托所部前行斥候提前遭遇在一起。

是盘旋在天空的海东青为斥候定位了方向。

斥候汇报的信息再一次验证了岳托判断,喜峰口不仅仅出了问题,而且是大问题,鳌拜所部被明军集中优势兵力后重创,十不存一。

鳌拜后撤向罗台。

伤感、耻辱、不甘等各种情绪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兵败已成定局,战事趋于尾声,但这个阶段任何倏忽依旧会遭受到另外一次的重创。

没有耽误任何时间,岳托直接命令队列折向急行军向罗台。

罗台是必经之地,通过罗台、孟子岭,骑兵、步兵便能大规模提速,关键是宽城可以得到补给。

也因为这种调整,原本已经极度靠近的陆仟、岳托所部由交叉完成了同向移动。

而岳托做出这种决策时也丝毫不怀疑罗台会再一次发生大金和明军的厮杀。

同自己交手的明军有狼一样韧性,虎般战力,绝对不会是一支见好就收的大明军队,而且斥候已经陆续汇报了信息,石糊沟、老家田方向不断遭遇到明军斥候。

战事逐渐聚焦向一点,这个时候双方的判断便也变得极度简单起来,特别是对于岳托这人物而言。

下达指令鳌拜西北而行汇合,两军翻山越岭太不现实,原因无其他,没有物资。

百余人穿梭而出难度不大,但眼下是有过万人骑兵、伤兵在内的队伍。

所以罗台哪怕明军部署有重兵,岳托也只有打穿一途。

太阳从初升到高悬再到西移,岳托、鳌拜所部不断靠近向罗台,而孙承宗指挥的过两万步军也在通往罗台的山道中强行军。

另外方向,自长城甬道调度的文无忌已经下长城开始向偏西北孟子岭一线突进。

光影洒落在斑斑林木当中,队伍短暂休息。

体能、技艺不同,行军当中差异也明显。

对于霸刀营、琮记好手而言,眼前一夜又半日的行军完全不在话下,途中极短时间休整就能补充体力。这种耐力是建立在四门寨日复一日操练当中。

这个空间,没有现代化交通设备,骑兵靠马,步兵能依靠的只有双腿。所以拉练是四门寨军士训练基础。

但明军差距明显,包括绿林人物。擅长格杀的绿林人物也在这种长途行军中暴露了短板,只不过比较普通军士,懂得调息的绿林好手恢复身体机能的时间要短暂。

所以稍微长时间的休整也势在必行。

好处是文无忌时间足够。

方禁、朱国定、胡一刀、莫胭及其信王府侍卫陈冲都聚在了一起。

琮记配置的野战口粮能快速补充消耗体力,短暂休整,比较文无忌,体能不足的朱国定等明军将官已经精神许多。

沿途的行军其实也是一次教学,令朱定国、方禁感慨万分,同时是军士,文无忌麾下人员战事中总处在最为激烈的战团,如今又行军在整个队列最前方,同时担负着地形侦查道路搜寻任务。

这样的士兵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