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大势已去不复见】①(2 / 2)

盛唐绝唱 蔚微蓝 5446 字 2019-08-01

“我让她给我讲了个故事,一个很长很长的故事。”

“你……都知道了。”

杨玉环点头道:“不然哪那么容易放过你?”

李隆基神情认真:“你放心,我……”

“我有什么不放心的?”杨玉环笑着反问,“我就算对你没信心,也该对我自己有信心。”

“……你也可以对我有信心的。”

“你说什么?我没听见。”

李隆基转身便走:“去海棠汤。”

杨玉环忙跟了上去:“你再说一遍,我真的没听见。”

李隆基:“……”

待杨玉环入汤沐浴,李隆基坐在外室里,把王承恩招来耳语了一番。王承恩听完立即退下,不到半个时辰就赶了回来,刚要开口,便见李隆基抬了下手。

李隆基起身走到殿外无人处方道:“说吧。”

王承恩恭敬道:“回大家,元日确有一位郎君自称是萧将军的家里人,以萧将军的金鱼袋为证,前来贺新年安康。记录上写着他当日未时就出宫了,但当时守宫门的将士,并没有见过那位郎君。”

“自称是家里人,不是名字,也并非‘侄儿’?”

“入宫时登记的名字虽为‘吕全’,但那位郎君确实没说过自己是萧将军的侄儿。”

“是谁登记的?”

“是萧将军亲自登记的。”

“只见人进,不见人出……也就是说,那个男人很有可能还没走?”

这个王承恩可就不敢答复了他多少听过宫外的某些流言,不敢说信或不信,单单只看李隆基的反应,他便觉得这事不一般,远不是他能置喙的。

其实萧江沅背后的吻痕,李隆基曾不经意间瞥到了一眼。

那样的吻痕代表了什么,显而易见。李隆基忽然便想起了昔年广运潭盛会那日,那个在拥挤的人群中,仍要向萧江沅端正行礼的那个芝兰玉树的青年。

想到刚刚杨玉环的反应,李隆基基本上可以确定,那个男人就在萧江沅的房中,且这几日都是如此。

拜年?呵……他胆子不小。

想来是玉环也看到了那个吻痕,而萧江沅为了解除玉环的疑虑,势必要将这个吻痕的存在解释清楚,从而牵扯出了那个男人。玉环这才在无意间撞破了他们之后,选择了保护他们。

李隆基神色虽淡,却让人看不出情绪:“你就当什么都不知道,也不要让将军得知我查过此事,但凡有一丝一毫的泄露,我都算在你头上。”

王承恩忙应承了下来。

濯缨的确在萧江沅房中。

“这都几日了,你为什么还不肯走?方才多亏了贵妃,不然你我就有麻烦了。”萧江沅甚是疲乏地侧卧在卧榻上,忽然想到了什么,“我这背上又是怎么回事?”

濯缨正垂着头,轻轻地按着萧江沅奔波了整日的双腿,闻言动作稍稍一顿,没有回答。

“以后不许再这样了。”萧江沅轻叹了一声,“也罢,上元节之前总要回到长安的,你便随我一起回去吧。”

濯缨还是没有说话,只抬眸看了萧江沅一眼,眸中显有笑意涌现。

李隆基刚回到长安,便为杨国忠的两位舅父,即张易之和张昌宗两兄弟平反,再加上贵妃盛宠愈隆,杨国忠在朝中更具锋芒,连带着整个杨家的势头都更上一层楼,甚至于在上元夜时,杨家的家奴都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动手鞭笞当朝广平公主和驸马。

李隆基女儿甚多,年轻时忙着国事,年纪大了忙着声色犬马和谈情说爱,根本顾不过来。平日里为了引起父亲的注意力,公主们动不动就进宴给李隆基,以彰显自己的孝心。那一条条进宴的队伍,堪为长安一大胜景。广平公主不是进得最勤的,却是最用心的,可即便如此,李隆基还是只杖毙了那个动手的奴仆,对杨家人则尽力安抚。

杨玉环颇有些坐不住,便打算挑些礼物给广平公主送过去,聊表歉意。李隆基发现之后,严令禁止。

“为什么?”杨玉环不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