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 撼大树(2 / 2)

就像阿尔法猫二代,也就是下赢国内围棋冠军的人工智能二代,它在诞生之后,完全没有使用过任何棋手棋谱的数据,它的学习,也只是不停的自我对弈,从中找到不足,而它最后的实力竟到达能战胜之前所有阿尔法猫版本的地步。

杨铮虽然感觉到自己也可以像阿尔法猫一样,从自我博弈中不停的学习。

但时间并不等人,他只有一周的时间,他也必须要选择一条最节约时间与精力的方法。

苦闷,还有枯燥,这就是每一个将象棋作为终生目标必须要经历的道路。

杨铮也在一盘盘复盘中,潜意识的开始模仿着人工智能下棋。

他一直都在选择胜率最高的走法,而他的人工智能对手也是和他一样的选择。

当两条看上去胜率极高的下法碰撞在一起,棋面自然就变得不太好看。

尤其是中局,二人看上去都是在各下各的。

也就到了决胜的后盘,二人之间的差距才会慢慢显示出来。

就算自己选择胜率最高的一手,对面的人工智能却似乎还能选择胜率更高的下法去阻止。

但攻击方明显也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是象棋这样的棋子越下越少的棋种,攻方的优势会更大。

果不其然,五手过后,杨铮就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可这胜利并不是真正意义上属于他,而是属于大数据分析。

似乎,只要选择将人工智能作为象棋老师,那么人类就好像变成了一只提线的木偶。

无论是棋路,还是棋风,永远都没有着自己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