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对一战华工的粗暴管理(1 / 2)

乱世枪王 登高临仙 0 字 2020-08-03

 华工在国内被招募时就被告知不上战场,但英法两国从他们受雇之初即用军事方式管理他们。

对英、法两国而言,华工的招募是为军事目的、为帮助他们赢得战争服务的。

英法两国的军事部门负责华工招募,华工通常按照军事编制生活,并有军官指挥。

甚至在抵达法国之前,英国招募的所有华工都得按指模,并且佩戴一个上面镌刻有中英文号码的铜牌或手镯。这些号码成为华工唯一的身份标志--至于他们的名字,是不重要的。

在到达欧洲以后,所有华工还要再按几次指模。一位亲历者写道,“当华工们排队‘按指模’时,每一个手指头都要单独按指模,接着五个手指头再一起按下去,然后五个手指头再一起按两次指模。”

军事化管理是华工在法国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英军招募的华工尤其如此。

英国方面管理华工的军官是费尔法克斯(b.c.fairfax)少校。华工,特别是那些为英国军队效劳的华工,通常在战场附近工作。他们每天列队上班,而且步伐整齐,这通常给路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果华工在法国期间违反纪律,他们将受到英国的军法处置。实际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至少有10名英国招募的华工按照军法被处死。

虽然英法两国的根本目标大致相同,但两国在华工的工作安排上略有不同。法国招募的大多数华工在法国军方的安排下在战线后方的军工企业上班。部分华工则在平民区的民营企业上班,尽管这些企业是为法国军方效力的。

不过在1917年中国正式参战以后,法国当局开始经常公开地派遣华工到战场附近工作。

就英国而言,几乎所有的华工都在前线工作。两国政府在华工的管理方面也有很大差别。

法国招募的华工所得到的待遇要比英国招募的华工得到的待遇好。比如,法国付给华工的工资一般比较高,而且对工人的管理也比较宽松。

而一般说来,英国华工营的待遇差,管理也严格。例如,英国不准华工进入各种咖啡馆或酒吧,而法国则没有任何这样的限制。

英国当局也不讳言他们对待华工的恶劣态度,他们甚至以此为荣。英国人吹嘘说在英国华工营的华工“纪律最严格,并且他们受到的限制远比在法国华工营的华工受到的约束多”。

由于两国对华工的态度和待遇有差别,一些不满英国粗暴管理的华工有时私自跑到法国华工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