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黑水河之战(2 / 2)

bfa的短篇集子 bfa 0 字 2020-08-04

……

“各营加快行军,明天一定要赶到黑水河”命令迅速的传递在燕军行进的行列中。在繁忙的路旁,燕王世子夏靖身披镶银锁子甲,不安的坐在他那匹乌黑的战马上。额头上满是汗滴,懊丧的神情布满了他那微露疲倦的脸庞。

居然给陆政那个老家伙给骗了,一想到这里,夏靖就陷入深深的自责中。老将陆政听说燕军出击之后,巧妙的改变了行军的路线,卫军并没有从大路经白衣渡渡河,而是绕道小路,准备偷渡黑水河。先出发的叶离臣军一万人马,在白衣渡口白白等了大半天。如果不是探马及时发现卫军的动向,等到后天天明之时,卫军恐怕就将把燕军远远的甩在身后了。

从十五岁第一次上战场,五年的征战,不免有些败仗,可是象这样被对手轻而易举的玩弄于掌心之间,他还是头一次。一时间,悔恨与懊丧牢牢的占据了这位年轻人的胸膛。

如果让卫军渡过黑水河,那就只有退守阳泉一途了。如果真的被迫困守阳泉,周围的郡县势必都会投降卫军,那么……,从来不知道害怕的夏靖,此时不禁打了个哆嗦。

父亲,还远在陕州附近,韩将军生死未卜,现在唯一能依靠的就是自己身边这些为数不多的将士们。明天一定要拼死堵住卫军!决心悄悄浮出于年轻勇将的心头,恰如那悬挂于远方天际的丝丝残霞,浓浓的染上一层血红的颜色。

四月二十一日早晨,燕,卫两军终于在黑水河旁故山附近相遇,相遇时的情形却是出乎夏靖与陆政两者的意料之外。虽然燕军彻夜赶路,但仍没有跟上卫军迅速的节奏。当夏靖离黑水河十里的时候,前方的探马早已,将卫军已经渡河的消息传了过来。隔河狙击卫军的计划顿时化为泡影。可是,由于上游降雨,这几天黑水河的水位上涨了不少,加上卫军行动计划的改变,渡河器具也未能及时跟上来,所以卫军只搭建了一座简陋窄小的浮桥,过河的速度自然大受影响。当探马将燕军临近的消息传来的时候,陆政也只仅仅渡过了不到一半人马。于是双方都暂时向后退却了一些。于是战场上出现了难得一见的平静场面。

卫军的不少将校,都纷纷请求迎击燕军。全被陆政给呵斥回去,虽然已经渡河的兵马已经比燕军多出一半,但曲安军尚未完全渡河,一向谨慎的陆政想等到曲安过河以后再对燕军给予致命的一击,另外,陆政也有自己的小算盘,在往前就是故山,地形复杂,不利于发挥卫军的数量优势。再说,夏靖也不是傻子,一定会趁卫军渡半而击之,正好可以就此将燕军诱入河边的旷地一口吃掉,省去了日后攻城时的麻烦。很快,干练的老将军,将已经渡河卫军摆好了迎击的阵势。

于此同时,夏靖也因为种种的缘由,停了下来。原来就在夏靖命令进攻的前一刻,一位信使带来了叶离臣的秘信。在紧锁着眉头看过信后,一言不发的猛将夏靖却用手势下达了全军休息半个时辰的命令。虽然带着不解,但已经无路可退的将校们只能默默的执行了世子的命令

决定两国命运的生死大战,又被稍稍向后推迟了一刻。而事关成败的两个关键人物,此时却还在正沿着黑水河两岸急速的前进着。

在双方小规模的前哨战,不时的发生在战场的各个角落,在双方将士不安的等待中,决战的时刻终于到来。很快,故山角的那一边,随着隆隆的战鼓声,燕军整齐的队列出现在地平线的另一端,缓缓的向卫军涌来。

在白底红字的燕字大旗下,夏靖如同他那被称为军神的父亲一样,持枪行进在全军最前面。卫军顿时骚动起来,近五万卫军在老将赵仲维的统一指挥下,排列成鹤翼之阵,静静的等候在燕军的前方。

老将陆政默默的注视着眼前的这一切,苍老的脸庞下涌动着莫名的兴奋。陆政的中军一万人和曲安部一万人列阵于赵仲维的后方,正等待燕军疲惫以后发动致命的一击。突然老将军的脸上闪过一丝狐疑的神情:燕军的数量只有两万左右,是探马情报不实,还是另有原因?陆政微微眯起双眼,思寻良久仍没有结论。大概是沉重的责任压在老将的胸口,使得一向干练的陆政也不免踌躇起来。

“今日与吾共流血者,尽封侯!”随着一声大喝,夏靖拔出配刀,划过自己的左手背。鲜血顺着伤口一下子涌了出来。旁边旗手将燕字大旗斜挂在夏靖马前。夏靖蘸着自己的鲜血,在军旗上奋书:“共流血者,尽封侯”七个大字。随着旗手将军旗举起,血染的燕字大旗高高飘扬在两军阵前。

【都是没有写完的,拿上来凑凑字数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