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吴家(2 / 2)

子晴把这银票推给林康平,说道:“不如用它买几间铺子或是庄子,给女儿做嫁妆。”

这银子,来的也太容易了些,子晴又道:“不如,看看城里有没有乞丐什么的,还是弄到康园去收留吧,手脚齐全的,便留下来做事,身有残疾的,咱们便养着,也是一件功德。”

“旧年一冬天,我们已经捡了五六十人了,你放心吧,我一直记着呢。”林康平说道。

两人正说着,书彦领着几个小的,过来问道:“娘,你们还没收拾好,外婆该等急了。”

今日初二,正是回娘家的日子,子晴忙换了一身衣裳,和林康平去了子福那边,除了子喜一家回了娘家,其他的都在,子雨一家来的比子晴还早些。

子晴去的时候,正听陈氏说:“明日还是去我家,闹了大嫂三天了,也该歇歇了。”

刘氏看看子福,子福说道:“也成,你们几个一家一天,过后,仍在我家吧。”

子晴说道:“那初四就我家,我这正好还有点好东西。”

子晴的玻璃房子里,正好留了些几样青菜,一直没舍得吃,留着请客用。

女人们在一块说笑,子禄和子寿还有夏甘永因要参加今年的春闱,几人便进了子福的书房,好像在谈论些什么时事,正好这时,钟少斌带着永莲也进门了,刘氏忙接了进来,钟少斌问了一圈好,刘氏便也让他进书房了。

也不知他们几个怎么商议的,除了子禄几个,同时还有傅氏的弟弟和杨氏的弟弟,几人常拉着子福和子喜给他们说一些政事,比如粮食、水利、工业、税收、矿产等等,听说子喜想效仿西方,建立统一的钱庄,由户部管理。

子晴没想到,连永莲的夫婿钟少斌自从大年初二来了曾家拜年,知道了这些人没事就在子福家的书房讨论这些,便也时常带着永莲回娘家聚聚,倒是成全了刘氏,母女两个时常能说说体己话。

小翊这一个正月不用进学,几乎长在了子晴家,缠着子晴教他一些新的算术和基础会计知识,偶尔也拉着书彦和永柏几个去旁听子喜和子福他们指导子禄他们的学问,有时也安安静静地陪着嫣然和书玮练字。

这日,刘氏从外面赴宴回来,拉着子晴到一旁,悄声问道:“那个户部的吴大人,听说要被皇上调到松江府去,具体什么官职还不清楚?这事你听说了吗?”

“我一天也不出门,上哪里知晓这些去?可是,今年不是还没到升迁之年吗?怎么好好的突然动他?好事还是坏事?”子晴问道,头过年罗大奶奶来了也没提起这事,这才几天,怎么传出了这些?

“现在还不清楚,不过京官有几人愿意外调的?听说是除夕日,皇上在宫里宴请这些老臣时顺嘴提了一句,问户部可有合适的人选去松江府,不知怎么便提到了他,小翊没跟你说什么?”刘氏越发怀疑小翊的身份了,不过,这话,不能问出来。

“没有,他一个孩子,我跟他说这些做什么?你们该不是以为是吴夫人上次和我吵架的缘由吧?可这是圣上的决定,我们这种微末之人的微末小事,哪能入人家的耳?”

子晴见刘氏欲言又止,便接着问道:“该不是外头已经有传言了?我和她吵架的事情传了出去?可是,论理,这事,也都过去一年多了,好好的谁又翻起它来。”

“谁说不是?吵架的事情本来没多大,时间一长,大家也都忘了。不过,她家的事一出来,有人一寻思,便寻思到那上去了,有好事的一打听,再一传,可不都知道了。”刘氏说道。

子晴听了,这女人的想象力本来就丰富,没影的事都能编排的有鼻子有眼的,便道:“这可是从何说起,这一年我都没敢上街,就怕碰到这些人,惹些不必要的闲气。谁知还是没躲过?在家躺着也能中箭啊!”

刘氏问道:“躺着中箭,这话何解?”

“你想想,你在家里好好躺着睡觉,什么也没做,突然被外来的箭射中了,伤及无辜,你觉得冤不冤?”

“你还真心大,这会还有心情说笑,我倒是学了一句新词。”刘氏笑道。

子晴真想翻一个白眼,这哪里是心大,分明是自嘲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