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援北下南(2 / 2)

元末小盐王 蜀心 0 字 2020-08-13

在热烈的掌声下,张士诚继续说道,“为了更好的保卫我们来之不易的战果,在这里我颁布以下法令

一,即日起推行十家牌法。

各乡镇,郡县每十户编为一里,一里出青壮男丁三人,当做练勇训练,银两由各家出资。平日里互为邻里,守望相助。若有匪徒元鞑来袭,数里之间各为依靠,保卫家乡。”

张士诚在先前就有计算过,苏北四府一州三十八县,一共有将近二十万户人家,若是每十户出三人位练勇,可征得六万民兵。

虽说战斗力不强,难以进行攻城和野战。但组织起来之后,守卫家乡总算是勉强合格。

“二,从现在开始,在本督(江浙行省平章政事)的辖区内,但凡出现任何通敌者,株连九族,杀无赦!”

之前刚刚起事,为了稳定人心,张士诚才收起了面向苏北士绅的刀把子,放过了一大批曾经投降元廷,为元军做事的豪强。

如今苏北归于义军已有数月,利用银票和商会,已经得到了以沈万三为代表的一众富商的支持,也该是整理内政的时候了。

“第三,便是今后咱们义军如何发展的大体方针。”

张士诚拉开一张费尽心思,绞尽脑汁才画了个大概的江浙行省全境略图。

“各位请看,此地为咱们所占领的江浙北部地区,再往北便是徐州和元鞑的中书省。”

张士诚用手指了指地图上的徐州,“此地乃兵略重地,汇集有元廷数十万大军和三十万红巾军,大战一触即发。我江浙义军虽万般神勇,但人数尚止于数万,暂时无需考虑北进事宜。”

“二哥说打哪里,俺们就打哪里!”张士徳把脖子仰得老高,咧嘴笑着说道。

“那俺们打山东?”常遇春指着东北部的大片土地。

“不,我们南下。”

张士诚心中的算盘早已打好,将目光沿着京杭大运河下移,穿过泰州,扬州,镇江,直抵集庆(今南京)

李伯升摸着老鼠胡,盯着地图思量,赞叹不已地开头道,“集庆北依长江,南靠钟山,攻有江河水师之利,守有山河天堑之阻,进可攻退可守,自古以来为龙盘虎踞之地,应当取之!”

“不错!”刘伯温不紧不慢地接着说道,“近期来,元廷的防守重心大多放在了河南的刘福通和湖广的徐寿辉,大多兵士都被抽调到这两个行省,集庆一带防守并不算密不透风,甚至有很可能拿下。”

“别的俺也不太清楚,但是如果将江南那富饶之地光复,俺和士信联手,单凭集庆一府,至少能再养活五万精兵。”

黄自发不了解兵家之事,但专注于民生财赋,拥有丰富地方官经验的他与擅长算数理财的张士信凑在一起,屡屡给张士诚的银库创造奇迹。

“各位的见解都颇为独到,我也正有此意。”张士诚拍了拍常遇春的肩膀,继续说道,“咱们之所以不进军山东,不是怕了那元鞑,而是因为时候未到。”

“时候未到?”

“对!”张士诚转头面向所有人,“若是北上山东靠近大都之后,定当会引起元鞑的注意和警惕,到时候与元军主力缠斗在一起,可绝对不是什么好玩的事!”

“但如果咱们先朝着南方发展,并且对镇守徐州的芝麻李给予粮食和适当的援助,让他们撑过更长的时间,元廷的主力部队就会始终围绕着他们打来打去。”

“五年,就算他们只能撑五年。请诸位好好想一想,在五年内咱们的地盘能扩充多少倍?实力能增强多少?等到那时别说一个小小的察罕贴木儿,就是那四十万元军主力南下,咱们也有一战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