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各有奇才 新(2 / 2)

见夫人并不阻拦,马相眼睛发涩,嘴角却忍不住上扬,微笑说着:“多谢夫人谅解。”

却见夫人起身,愕然说着:“夫人,你这是……”

“我去灶上一趟,让他们给你多炒上几样菜,温些酒水。”刘氏说着。

“平日夫人不是不许我饮酒……”

刘氏眸底闪过笑意:“这是因你身体缘故,但偶尔一饮,却无大碍。”

说着,步出房间。

见此,马相摇头而笑。

同一时间,襄城,另一人,亦接到一封来自汉中郡的信函。

“陈寿?”名唤郭纵的健壮青年拆开信,仔细看着,眉头一会展开,一会皱起。

许久,方将信仔细看过,一张尚算俊朗面容上,竟现出少许不敢置信神情来。

“陈兄竟欲推荐我出仕炎汉?这等机会,竟这般现于面前?”突然到来的好消息,一时让他有些消化不掉。

再次看一遍信,郭纵脸上疑惑渐退,换之是兴奋之色,信上笔迹无错,还说了一些少有人知的事,来信之人,定是陈寿,想必信上所说不会有假。

再看了一遍,呼吸甚至有些粗重起来,看的出,这消息令他很是开怀。

“当今炎汉皇帝,可是千古一明主,倒的确值得吾效忠了,只是只单身前往,怕会令人小视,这等机会实在难得,绝不能浪费。”

想至此,郭纵走出所在院落,登高望远,在距离此宅不算远地方,是一条大河。

河上停泊着大小船只许多,望着这些船只,郭纵脸上现出笑意来。

“若取几条船只作为礼物,想必,就是炎汉圣主也定会对某家有所重视吧?”

越想越是这般道理,郭纵当机立断,唤来一仆人,在其耳边耳语几句,这名仆人先是一呆,领命下去。

“啪”,又落下一子,声音清脆。

窗外蝉鸣再次响起,在这七月初鸣唱歌曲,房间内,棋盘上,胜负已分。

“陈卿,你可输了。”杨伊此时微微抬头,看着对面正冥思苦想的男子,提醒着。

在他对面,坐着冥思苦想的陈寿,盯着面前棋盘,好一会,陈寿郁闷的吐一口气,说着:“吾知晓了。”

说着,将一枚金钱,推到杨伊面前:“这是输与陛下的。”

“哈哈。”杨伊此时闪着眼眸,却是半点不客气便让女侍将这枚钱收起。

陈寿却是哀声叹气,一脸不舍。

见此,杨伊忍了又忍,终是忍不住,挑挑眉头,开口说着:“朕一直想问卿,这枚钱对卿算不得什么吧!何必如此唉声叹气?”

“陛下,您有所不知,臣很穷啊!”陈寿此时放下钱袋,很是应景的叹口气,回着。

“现在你是正五品,俸禄不算薄了,而且你不是还兼了礼部主事吗,有双份俸禄。”听到这话,杨伊有些讶然。

如今国朝,官员其实还是缺少的,中上层都是身兼数职。

“陛下,臣每日所需花销,公事内都有些紧张,尚需钱款,迎来送往,还有臣还需要蓄养一家,臣还想印些书。”一笔笔钱款用项,陈寿此时掰着手指算来。

杨伊有些明白,这家伙为何趁着休沐,不去歇息,反而突然跑来找他下棋了,却是来哭穷来了。

杨伊也只能说着:“好了,朕就赏你千钱,给你印书。”

“多谢陛下。”陈寿此时却是躬身行礼。

又过一会,见对方有事未说,杨伊再次叹口气,说:“说吧,磨蹭半晌,总不至于只为了这点小钱,还有何事一并说来。”

“臣还有一事要报与陛下知晓!”陈寿换上认真表情:“臣曾给郭纵去过一封信函,现在臣已接到回信,郭纵同意出仕,已于前几日出发,目前应在赶来的路上。

不知,陛下欲如何安置于他?还有臣之前未曾说明,此人于行事上,有些异于常人,若到时有所唐突,还请陛下宽恕。”

或许是名士怪癖?

杨伊对这等事情,较为宽容。

“此人真如你之前所说,先为少府中一署令,若是有才,自可升迁。”杨伊笑看陈寿一眼:“你是否在担心,朕会以貌取人,看不惯其言行?”

“陛下您自是不会如此,只是……”陈寿欲言又止。

看的出,陈寿确是有些担忧。

“郭纵其人,我虽不甚了解,既是卿既然推荐,定是有些本事,这点我毫不怀疑,凡做大事者,小节偶可忽略,便是他有些名士怪癖,我亦可容忍,你不必担心。”杨伊安抚性说着。

陈寿闻此言,欣然拱手,说着:“陛下如此待人,定会有更多英才来投,实是天下志士之幸也。”

杨伊只是笑笑。

人无完人,她可不是凡事只求尽善尽美之人,只要有可用之处,其他陋习,她皆可无视。

虽然郭纵出身低微,只为一商人,可杨伊并非只看出身之人,当郭纵来至汉中郡后,杨伊召见于他。

这人二十七八岁左右,穿着件青袍,黑红脸上有着一双明亮的眼睛,这人一过来,就立刻俯首拜见,磕头说着:“小人谢陛下赐见,如此大恩,小人无以为报,此次前来,送上二十艘船,以示小人惶恐之心。”

一上来就送这么些船?

杨伊很感兴趣,带了人到了码头,果然,在汉水码头处,见到了停泊的这些船。

由于暂时安定,汉水通畅,来往的船也多了,郭纵领着看去,就见到了这些船,虽非大型,不过看着也都是好船,质地不错,实是一份大礼。

可以看出来这郭纵生意做得不错,家大业大,果是如此,不过这人政治上很苯,就和那个有名的沈万三一样。

沈万三能有着“资巨万万,田产遍于天下”的家业,肯定不是苯人,可是他竟然出巨资给朱元璋建城,这人也是一样。

若不是杨伊自有本心,这人只怕逃不过肥羊的命运。

“郭纵,朕有意你为少府织染署令之位,如何?”杨伊说着,其实还有更好的位置,不过先观察一二再说。

听了这话,郭纵却很是欣喜,又是俯首连连磕头:“臣谢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却是臣家中几代,终于有人能为官了。”

陈寿看得,不由苦笑,稍微有些后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