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同谷善人(2 / 2)

赝品帝国 老傻蛋 0 字 2020-08-15

“就说你了,咋地?”两眼圆瞪,佟二牛可不会傻到再和凌文佑去磨嘴皮子。

“子曾经曰……”

“行了,凌兄!书上那些圣人之言可都不能帮咱解决眼下的问题,你还是赶紧说说城内的情况吧!”一路上鱼寒早就被这两人吵得头昏脑胀,眼下正忙着进城发财的他更没功夫继续等待下去。

“鱼贤弟,你这话可大有问题!须知,我辈读书之人……”通过余光发现翟崇俭又有了揍人的冲动,凌文佑赶紧直奔主题道:“都打探清楚了,眼下这同谷城内最有权势的并非朝廷命官,而是一个叫王大善人的家伙,这城里有一多半产业都是他的。”

“王大善人?”坑骗自己同胞已经违背了鱼寒的原则,虽说现在是被逼无奈,可真要去忽悠个慈善家却已经是突破了最后的底线,他无论如何都做不到。

“嗯,城里不少人都是这么说的……”抢过佟二牛手中的竹筒猛灌几口凉水,凌文佑这才开始慢慢地道出了自己进城后连续几日所所打探来的消息。

按道理说一个人做的好事再多也很难获得所有人的认可,但偏偏这同谷城内的王大善人就是个例外。

寻常百姓有口皆碑,还真就不是被对方手底下那些个为数众多身材彪悍的家丁给吓的,而是因为人家真做了不少的实事。常见的那什么扶危救困修桥铺路根本就不值得一提,人家王大善人哪年不做个十次八次的?仅在旧年,成州爆发蝗灾之时,若没王大善人开设粥铺接济乡邻,就得有多少人会因为地里颗粒无收而活不下去了?

而在同谷官绅眼中,王大善人也绝对是个响当当的人物,完全有资格在整个同州甚至利州东西两路都排上号。正是因为有了王大善人每年提供的巨额捐资助学款,才让官学不至于揭不开锅,更令不少的同谷官员落下了个教化百姓有方的美名。要知道这个名头在重文轻武的大宋,在这依旧属于边陲重镇的同谷,那可就是天大的政绩,是官员们晋升的法宝!

除此之外,王家宅院内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时不时找点借口串个门子顺便奉上些丰厚到让人无法拒绝的仪呈的人物。王大善人这圆滑的处事风格,连他那些个生意场上的对头都挑不出点毛病来。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王大善人不仅仅在大宋这方圆数百里之内颇有名望,就连金国那边也对其赞誉有加。

别看这年头在各种场合之下替大金国说好话的宋人不在少数,可就那些个只会磨嘴皮子的东西,能跟人家王大善人相提并论?几句无关痛痒的废话,能顶得上人家时刻将大金国勇士的冷暖挂在心头,时不时地无偿贡献出数十车紧俏物资以资军饷?

或许换个时代王大善人会因此而被人骂做数典忘宗,更倒霉一点还会被定个资敌的罪名落得满门抄斩的结局。但眼下又是什么时代?大宋啊,正所谓“南宋北宋无所不送”的大宋朝!相比起官家每年需要支付给金国的那些财物来,王大善人所提供的这点又算得了什么事?

不仅是金国方面,甚至连不少的大宋有识之士都觉得王大善人此举正是为了让不识教化的金人感受到何谓泱泱大国的淳朴民风,更是为了促进宋金两国的民间友谊而做出的卓越贡献!这要是再隔上个千儿八百年的,说不定还能去领个那落啥奖!

当然了,在感激之余也有那么些贪心不足的金国权贵对于王大善人的举动存在不同看法,但那并不太重要。毕竟大多数的金国官员还是通情达理的,人家能够通过各种关系探来宋军动向已经很不容易了,哪能因为关山阻隔导致消息传到金国时基本上都没啥用就全盘否定其功绩呢?这可是会寒了人心,不利于大金国横扫八荒一统天下的!将来真要是重启战端,大不了就派上百十来个精锐斥候常驻王家呗,到时候这个问题还能被称之为问题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