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来晚了,宝藏被挖了(2 / 2)

金属探测仪就方便多了,大多数是物理探测!对金属识别能力很强,抗矿化抗各种干扰能力很强,很稳定,机器便挟,一个人轻松操作。

六支寻宝队,除了六个实况的转播屏幕,还有一块用于主持人和嘉宾解说的屏幕,《宝藏猎人》的观众们可以自己任意切换观看自己心仪的那支队伍。

此时不管是电视机前的观众,还是演播室的主持人对于画面里这个叫李铭的亚洲参赛者从爱丁堡到萨福克郡的小村子很是疑惑。

主持人就是替很多观众道出了心中的疑惑,“这个亚洲人千里迢迢的跑到霍克森干什么?全英国就属萨福克郡的人最多,而且那地方也是寻宝人比较多的,想要在那里找到宝藏的可能性很低了吧?”

因为最近时间李铭的讨论热度着实有点高,一些出于内心好奇的观看了他寻宝的观众们更是懵逼,在他们眼里电视机里这个亚洲寻宝人的行为太反常了,一点都不专业,一路上吃吃喝喝,然后跑到了一个度假村村子要寻宝?

然后再看看其他寻宝队的努力作业,感觉好像电视里这个亚洲人一点都尊重这档节目,搞得好像来旅游度假一样,还跑到一个度假村去了。

解说席上的马尔科教授看到李铭来到霍克森,一脸的惊讶,脱口而出的说道:“这个亚洲小子有点意思,他来到的这这个村子的确有宝藏!”

“教授你是说这个叫霍克森的村子真的有宝藏吗?”一旁边主持人听到,顿时惊呼道。

旁边的另一位邀请嘉宾突然也回过神来了,脱口而出:“马尔科教授,你说的是霍克森石斧?”

主持人有些蒙圈:“什么是霍克森石斧!”

马尔科教授神色郑重的对着镜头解释:“所谓的霍克森石斧,指的是英国皇家学会院士约翰·弗雷1796年在这里砖石坑里发现了深达12英尺的火石手工工具,他是第一个认识到古代工具是人为工具的人。他的发现的一只石斧现在就存放在大英博物馆中。”

“约翰·弗雷院士于1797年6月22日发现并于1800年发表在该学会的《考古学》杂志上的致古物协会的信认为,这些手斧的上古时代是“甚至超越了当今世界,这一时期现在被认为属于下石器时代。”

“约翰·弗雷还认为,这些“武器”与附近灭绝的大象化石相吻合,这些大象化石位于欧洲大冰间期地质变暖时期形成的中更新世湖中。

“因此,根据1950年代在弗雷雷遗址发现的植物和树木不受干扰的花粉层的证据,英国考古学界将整个时期称为“霍克森时期”,从而肯定了这一时期的确定性。变暖和降温,并定义了大冰期的阶段!”

“在1971年至1978年之间的5年中,以芝加哥大学为首的团队在约翰弗雷发现手斧的工地再次进行了广泛的发掘。他们确认了手斧的发生日期大约是40万年前!”

对于古人类学而言,它显示了大约40万年前英国人的存在,对于地质学而言,它是欧洲大冰期时期(在英国被称为霍克斯尼人)的年代......

一旁的主持人直接打断道:“您认为这个叫李铭的亚洲寻宝者有没有可能在这里会有重大的发现?”

马尔科教授皱了皱眉头,接沉吟了一会摇了摇头说道:“那把石斧对于地质学和古人类学来说就是最大的宝藏,现在我不认为这里还有会有什么东西,毕竟这个地区早已经历过考古学界十几次的搜寻和探索!”

“但从这个亚洲寻宝者的选择来看,我极为欣赏,如果他能在这里发现有关于古人类其他的工具,我想我会很兴奋的。”

马尔科教授说了一半天,言外之意表达的比较很明显:“那意思是说李铭地方挑得不错,可惜宝藏早就没了,来晚了!”

而听到马尔科教授的解释之后,那些个正在观看《宝藏猎人》节目外国观众不由得大为感慨;

甚至有不少观众们觉得,一个亚洲人居然对英国的考古学和宝藏有如此深的了解,实在是难得。

不少《宝藏猎人》的观众对李铭的印象潜意识的开始有所变化。

而此时,李铭听到白胡子村长说几百年前就宝藏被挖了,心里顿时一惊问道:“被挖了?”

“对啊,霍克森石斧嘛!几百年前被约翰·弗雷发现的,现在那东西正放在大英博物馆呢!”村长摸了摸胡子一脸骄傲的说道!

逗鱼平台直播间的水友们一听宝藏被挖了,顿时弹幕纷纷冒了出来调侃。

【铭哥这次来晚一步,难受不?】

【何止来晚一步,这是来晚了几百年啊!】

【看样子这回第一天寻宝已经拉闸了,主播直接换地方吧,这地方估计是木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