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齐国公出手(2 / 2)

年思通听出了太后的话外之意。

要么就是赶巧了,要么,就是有人在布一盘大棋。

付家人自称是年前就已经离开了付家村,这都几个月过去了,若是如此,那岂非是年前就有人在谋划着要整治他们年家了?

可是有这种手段和理由的,又会是谁呢?

“咱们与四皇子一直都是一条船上的,若是国公府倒了,四皇子就等于是少了半个身子。”

这话瞬间就点醒了齐国公。

“是,微臣明白了。您放心,微臣一定会加倍小心的。”

这是将所有的疑点都指向了七皇子!

仔细想想,若是齐国公府出事,那最终得利的人,一定是七皇子。

四皇子少了他们这一大助力,那对于东宫这个位置,就等于是更遥不可及了。

“太后,听闻近来德妃娘娘身子不适,不如,找个机会,让她好好地将养?”

“嗯,后宫这事,你无事多问。李允恒是个脑子活的,别看他在皇上面前总是表现得很孝顺又懂事,实则是个心狠手辣之人,所以,你们还是要多加当心。”

“是,娘娘。”

得了太后的提点,齐国公出宫的时候,都觉得自己的腰杆挺地有力量了。

不能再这样以静制动了。

总是一味地被动挨打,可不是他们年家的作风。

既然李允恒都欺负到他们家门上来了,又岂能一忍再忍?

他们齐国公府不好过,那七皇子府,也别想着好过!

次日早朝,齐国公一直沉默不语,看着朝堂上吵地天翻地覆,他倒像是一个看戏的。

杨家二郎去年被外放到地方上为县令,却是接连误判了几起官司,致使十三人蒙冤,三人被误杀,其余人在流放期间,另有四人死于疾病。

总之,这件事情,被地方的知府层层上报,今天早上折子被送到了丞相的手上,自然又引来了一阵的腥风血雨。

皇上也被他们这些人给吵地脑壳疼。

不过是一个区区县令,又怎值得闹到朝堂上来?

只因为被杨县令误判的案子中,有一人是当朝大儒的一名门生,此事已经被那些读书人给传得沸沸扬扬了。

据闻,在当地州府,已经有不少学子请愿,希望皇上能严惩这等不分青红皂白之人。

还说昏官误国,这等蠢材若是真地有朝一日步步高升,只怕到时候将要为祸整个朝堂了。

正是因为闹地大了,所以,丞相也不得不重视了起来,这才在早朝上提及了此事。

皇上当然不可能护着一个小小的县令。

管他是谁家的亲信,都惹到了大儒头上了,这是觉得读书人好欺负吗?

就那些人,笔杆子一出,能把人骂得狗血喷头还不带一个脏字的。

七皇子李允恒一直站在那里,跟齐国公一样,始终不发一言。

倒是最后散朝的时候,刻意寻了个机会,与齐国公碰面了。

“国公爷留步!”

齐国公回身,微微皱眉,还是作揖道,“不知殿下有何吩咐?”

“不敢当。按辈分,当唤您一声表叔的。”

“老臣可不敢当,殿下有话请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