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声(1 / 2)

 贞观十二年,吐蕃平定。</p>

杜荷有大功,被封为鄠邑县伯,正式升任兵部左侍郎。</p>

……</p>

……</p>

贞观十四年。</p>

杜构在登州练成水师,平定东海的匪患。</p>

杜构受封淮阳县子。</p>

……</p>

……</p>

贞观十五年。</p>

西域传来消息,一支强大力量横空出现,吞并了十几个小国,建立华夏帝国,华夏帝国正式对大食宣战。</p>

对此,大唐上下一片平静,除了杜荷,鲜有人关注。</p>

……</p>

……</p>

贞观十六年,东瀛使臣在长安城火烧青龙寺,被已经升任京兆府尹的杜荷在城外斩首。</p>

</p>

东瀛**大唐东海。</p>

文武百官劝李二与东瀛议和。</p>

杜荷突然站出,请李二让登州水师出战,武将们全都支持杜荷的决定,李二决定讨伐东瀛。</p>

同年腊月,东瀛传回消息,登州水师平定东瀛。</p>

自此,东瀛成为大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p>

……</p>

……</p>

贞观十七年,齐王李泰谋反,支持者有长孙无忌、陈叔达等。</p>

李泰率领三万大军攻打长安城,情况危急之际,杜荷组织城内禁军、文武大臣的家将守住长安城,并带领援军平定齐王谋反之乱。</p>

齐王李泰被流放。</p>

长孙无忌、陈叔达二人自刎而死。</p>

长孙氏、陈氏被牵连者流放。</p>

杜荷受封鄠国公,升为礼部尚书。</p>

同年,高士廉病逝,王珪病逝。</p>

……</p>

……</p>

贞观十八年,登州水师平定交址。</p>

秦怀玉率领大军从川蜀出发,平定南诏。</p>

房玄龄病重。</p>

……</p>

……</p>

贞观十九年,杜荷担任大唐宰相。</p>

同年,登州水师抵达天竺后继续往西,到达大食的最东边。</p>

……</p>

……</p>

贞观二十年,荣耀军团彻底征服大食,建立了庞大的华夏帝国,与大唐正式邦交。</p>

……</p>

……</p>

贞观二十一年,李二退位,将皇位让给太子李承乾,李二成为太上皇。</p>

李承乾拒绝所有人的提议,保持国号贞观不变!</p>

同年,杜锦薇派人到长安城悄悄将杜荷的儿子杜玄掳到高句丽,传位于杜玄,杜玄成了高句丽的王。</p>

杜锦薇到达登州,随登州水师出海。</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