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愿安(2 / 2)

萧萧也是,这次之后人也不跳脱了,沉稳了许多,除了对着孩子们的时候还是掩不住眼睛里同样的真诚,看起来也是个有城府的当家男人。

今年是新皇帝上位第一年也是科举的一年,出乎众人意料的,这届科举录人中规中矩,皇帝似乎是在表达自己不会是个太出格的皇帝。

众人失望之余,不想北平传来好消息,特别行政区增设东北路和朝鲜路,将举办公开招收官员考试,成绩优异者可获得同进士荣耀,所有举人以及以上功名的人都可以参与。

那不就跟三年前内蒙古路招收的同进士官员一样嘛?

现在三年过去,那批人在内蒙古好像待遇什么都还不错,千里做官为的吃穿,在江南水乡或者过的舒适,却没有那样的存在感、价值感,从无到有的建设实在是太容易出成绩了。

年轻人很容易被挑动,支援大东北,再造鱼米之乡等等,许多年轻人不顾家人的阻扰依然在科举之后往北平赶。

乔巧巧营造出一种到北平,你就是有理想的优秀人才的假象,一路上他们可以住驿站,费用她全包,已经让他们开始享受“公务员”的待遇了,这样也更吸引了一些家境一般人家的举子往北。

在特别行政区内,乔巧巧还举办了一次吏官的考试,只要是本地人,家世清白,就是家里三代以内没有犯罪的人,都可以参加,考试还分城卫、衙役、典狱、后勤等等分类,可以重复考试,录取以后会有三个月的培训期,过了培训期,结业考试合格的就可以上任。

这在古代都是靠关系和祖传来获得吏官的传统情况下,也是一次冲击,对本地人来说更是一次大美事,大家都很积极。

已经忙的热火朝天的时候,乔巧巧本人又在企划大隆第一届科技博览会和第一届军区交流大会,她打算把北平打造成军事、科技中心。

相比较对乔慕夏糖糖时候的稀奇,女儿乔愿安,小名平平,两人照顾起来都不用奶娘,相当用心的父母,他们的孩子回忆童年,生在乔家,是他们一生最幸运的事情,拥有乔巧巧和萧萧这对父母,更是最幸福的事情。

萧萧之前要教糖糖练字,乔巧巧亲自写了字帖,有趣之余,萧萧也跟着临摹,所以现在萧萧的笔迹与乔巧巧的更有力些,差不多,于是,乔巧巧经常把萧萧喊来代笔。

原本她是打算以后这么奴役糖糖的,不想萧萧能更早派上用场。

“邀请四海实验室参加北平第一届科技博览会,优秀作品有丰富的奖品,比如一座四合院。”乔巧巧在说,萧萧在写,糖糖在玩积木,平平在睡觉。

萧萧边写边吐槽:“你是想把人从四海弄出来,你就不怕凌夕打上门来?”

乔巧巧摇摇头,道:“不怕啊,我又不会把人都弄到乔家。我打算在北平建立科学研究学院,都可以算东郭溯的政绩的,她为什么要有意见?”

“科学,科学,你老是说科学,我就有点弄不明白什么是科学?前不久,那个蒙古女人进献的羊毛织法算是科学嘛?”萧萧疑惑的抬头望着乔巧巧问。

从前他可从来只关心吃得、打架和乔巧巧本人,其他他都没有兴趣,如今肯动脑子了,乔巧巧觉得大儿子养大了。

“这个也没有绝对的界限,每个人都可以对科学做出不同的定义,我觉得算吧!”乔巧巧也不太确定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