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章、只有种树了(2 / 2)

保家报仇,前有鞑子后有仇家,他肩上的压力太重了。

读书万卷,不如出门一日,渐渐打开了眼界的萧夜,原先在白龙湖暗藏兵力的忐忑,已经不复存在,他想要的,是让鞑子不敢越线一步的实力。

近乎处于两不管地界的石关屯,正是他安身立命的据点,任何人都不能从他的手里抢去。

王大力、王虎、王猛、黑子、郝永良五个旗官,加上秦石头,午饭后被萧夜召到了百户所,听取了王大力对屯里事物的汇报,萧夜安排各旗加紧演练火器,同时命王司吏,马上恢复磨坊灰泥产量。

黄灰泥的生产,关乎着屯里大家伙的口粮,装装样子就可以了,要是一直半死不活地,那商家可就要急眼了。

山上有了商铺,又能赊欠货款,萧夜借着这次征召亲卫一事,令小六子去两家商铺里,拿走了一百套早就定下的鸳鸯战袄,每个军士发放两套,还给黄家下了一大笔的订单。

就白龙湖那里的两百人,鸳鸯战袄都要四百套,布衣布鞋三百套,再加上一批大锤抬杠绳索,可是把田房俊羡慕坏了。

打发走了一干心腹,萧夜见梅儿和莉娜搅合在一起,嘀嘀咕咕好不亲热,也不去凑趣,自个在院子里练过两边刀法后,回屋看了会兵书,小六子进来跪报,“百户大人,那些白龙湖家属已经集结,请百户查看清点,”

放下手里的书,萧夜想了想,“我就不去了,在堡墙上看看罢了,你安排好路上的护送,”

昨晚酒席上私下里嘱咐过王大力,萧夜也不认为有人不满,死去的八个军士的牌位,已经送到了土地庙,而那些白龙湖军士家属,今天必须要启程。

秦石头带着猎人小队,护送着四十几个家属,离开石关屯,除了在私塾里读书的孩子,行动不便的老人,其他人想和军士团聚的,只能去白龙湖了。

远远看着车队进了石关峡谷后,萧夜这才从堡墙上下来,跟着小六子到了磨坊外的场地上。

宽敞的灰泥地面上,十个身强体壮的猎户,穿着一身崭新的鸳鸯战袄,脚蹬牛皮靴,已经等候多时了,见到百户大人到了近前,呼啦啦跪地见礼,“小人见过百户大人,”

“起来吧,”萧夜笑着摆摆手,让大家站起身,手指点着后面的亲卫大刘,“我的亲卫,不但要精通火/枪,身体必须强壮,手里没两把刷子的本官不要,那些你们见过的亲卫,都去了白龙湖,他们今后要从旗官做起了,”

“而你们,是我的第二批亲卫,该做啥不该做啥,小六子会讲给你们,”说到这里,萧夜的眼神微微一凌,,面色郑重,“但磨坊里的任何事,你们和其他亲卫一样,看见的,必须全部忘记,不得向任何人说起,包括家人,也不得相互交谈,”

“能做到的,去你们队长那里按手印,按了手印可就有军法在身了,”说完话,萧夜抬脚走向磨坊。

这一批亲卫,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他是打定了主意要留在石堡;当然,今后石堡里的守卫会增加,表现好的亲卫当旗官也无妨,就看他们的表现了。

看着百户扭身走了,十个猎户面面相觑地左右看看,呼啦啦上前围住了小六子,惹得小六子满眼的恼怒,又不敢在百户身后吼叫,只能连连低声地骂着,“该死的,你,你,还有你,你们都给老子站好,丢死人了,”

不说小六子那里忙乱,进到磨坊里,萧夜走到石磨跟前,看看那硕大的石台,禁不住一阵的无语;也不知道王司吏这一月给石磨添加了多少石料、石炭,自己又没有拿取东西,石台竟然增长成了这样。

石磨下方的石台,高还是五尺,但宽度已经到了半丈见长,长度也有半丈,和上面不见增长的上下盘想比,已经不成比例了。

犹如一具趴着的猛兽,青幽幽的石磨,让萧夜有一种渺小的感觉。

踩到石台上,再看看上盘那磨眼,原先脸盆大小的磨眼,竟然缩小成了拳头大小的磨眼,丢进一个石子,能听见沉闷的当朗声,早先投进油锅般的无声无息,不复存在。

难怪王叔今天脸色不好看,原来是不能投石料了,萧夜瞅瞅脚边的一堆黄色石料,神情严峻。

壮着胆子,萧夜把手伸进磨眼,脸色古怪地拿出了那个石子,看深度,也不过半尺深,再往下是凉冰冰的铁疙瘩。

不会吧,难道自己刚回来,石磨就坏了?萧夜转身想去拿块石炭再试试,就看见磨盘上按钮处,刺啦啦亮起了淡淡的蓝色光芒,小巧的图案闪亮出现。

图案里,那十几种东西萧夜没在意,他看到了又一个新增加的图案,是一个和石磨一样的复制品,不停地有原料从磨眼放进去,下盘飞快地转动,下部的石台里内部,不断地有粉末在增加,又开始减少。

啥意思?萧夜晃晃脑袋,搞不明白这个图案要表明的是哪个。但从图案里能看出来,这次能拿出来的,肯定是石磨了。

升级这个字眼萧夜想不到,但他目前能理解的是,石磨或许和升官一样,有了帮手,不再吃杂粮了,这也是他的估计而已。

看着闪动的图案,他也只能按动按钮,等待着下来的结果了。

让萧夜想不到的是,石磨石台下方,三道犹如手腕粗细的精铁管,已经悄然穿透了坚硬的山石,在地下斜斜穿过宽达百丈的山顶,从土地庙前的石台下部,和那十几株藤草主干,黑紫色的主干,连在了一起。

末端化为无数细丝的精铁管,紧紧缠绕在山石下的藤草主干上,不断地吸收着藤草上蕴含的能量。

而藤草为了对抗石磨日趋见涨的胃口,不得不疯狂地把一条条气根散开,尽量向远端撒出去开枝散叶,不停地占据地盘,壮大自己。

有了藤草供应能量,石炭对于石磨来说,已经是可有可无的事,但萧夜需要大量的副产品,石炭的作用还是巨大的。

“咔,”熟悉的声音响起,萧夜满含希望地看着宽大的匣子滑出来,就看见里面满当当装着一个敦厚的石磨上盘,模样小了点,但样子可是和大石磨几乎一样。

退出磨坊,招呼了小六子过来,萧夜指指那个匣子,小六子会意地把亲卫们叫上,大家七手八脚地把石磨上盘抬了出来;匣子很快无声地缩了回去。

石磨下盘、石磨石台,又是两次无声地匣子滑出,十个新晋亲卫的猎户,各个累的满头大汗,在萧夜的指挥下,把这个小了一大圈的石磨,组装在了大石磨一旁。

安装好新的石磨,萧夜摸了摸磨盘四周,没摸到任何凸起,也就放了心;回过头,那大石磨的磨盘上,按钮处的蓝光犹在,遂不加含糊地再次按动。

第二个新的小石磨被安装好了,眼见得大石磨磨盘没了光亮,萧夜让小六子带着亲卫,把那两个冒充门面的石磨,连抬带抗地弄出了磨坊;这两个普通的石磨,交给王大力安在屯里,磨粮食还是可以的。

两个小石磨一模一样,相隔十来步步远,石磨下的石台两尺高两尺宽,上部的磨石也是两尺左右,磨眼一尺见圆,宽大的磨盘,下盘上有两个短粗的手柄。

在小六子的呵斥下,两个亲卫握着手柄开始绕圈转动,另两个亲卫抬着一筐石料上前,把一个木槽架子推过来,斜斜搭在磨眼上,隔着两个小跑的亲卫,见缝插针地,把一块块石头送进磨眼。

一尺见圆的磨眼不大,大块的石料需要砸小了才能投进去,但石料投进去后消失的速度不慢,很快,上下盘之间的缝隙里,涌泉般流出来的黄灰泥,顺着槽口细腻地撒在地上,堆成了一个小包。

“快,拿袋子装起来,这玩意可是咱们吃饭的本钱,”在小六子的高叫声中,有亲卫拿着草袋子,把黄灰泥装进袋子里。

除了两个不停绕圈奔跑的亲卫,其他的亲卫轻松地投料、装料,另一个小石磨,也被有样学样的亲卫,很快利用起来。

萧夜饶有兴趣地旁观了好一会,见到七八筐的石料很快就变成了黄灰泥,吃惊之余,忽然就看见靠在石墙边的大石磨,磨盘再次闪过丝丝蓝光。

就在两个小石磨转动的刹那间,居中的大石磨,石台下方伸出两个拇指粗的精铁管子,从地下遥遥穿过岩石,左右一个和小石磨的石台连在了一起。

小石磨下方的石台里,密封的空间不断有精细的铁料出现,随即通过管道,被送到了大石磨的内部。

快步走近石磨,萧夜上下打量了一会,虽然没有看到图案出现,但蓝色亮光既然再次闪现,就说明那两个小石磨的使用是正确的。

回过神的萧夜搓搓大手,叫过小六子鼓励了几句,随后出了磨坊,直接就找黄德山去了;既然石磨运转正常了,那硫磺、铅块可就要找商家赊欠了。

黄家商铺里,黄德山得知磨坊又开始正常运转,欢喜地连连叫好,他也“知道”,没有萧夜外出购买配料,磨坊迟早要停工的;不贵,对于西门百户购买配料的方式,他还是不很认同。

拿人口去换配料,他黄德山再喜欢银子,也不会去干这缺德的事。

很快,田房俊找到了西门百户,他家商铺后院里的硝石,也堆成了小山了,就等着萧夜打欠条了。

对于送上门的原料,萧夜是慨然收下,水银、锡料甚至白沙,他是敢给就敢收,不外是一张签条而已。

整整一个时辰后,石磨磨坊里,推磨累的要死的亲卫们,在向队长保证了及时打扫干净马粪后,千恩万谢地拉来了两匹驮马,把自己的位置让了出来。

田、黄两家的车队,拉着各种原料,在军士的监督下,也缓缓进了石堡。

原先按在大石磨上方的木架,也被换地方按在了两个小石磨一旁,亲卫们开始换班给石磨添加石料,往外运送黄灰泥。

半天时间下来,听了小六子的汇报,萧夜对两个小石磨的效率,相当惊愕,那可是比大石磨吞吃原料的速度快了太多。

萧夜从白龙湖带回来的硝石、石料,和黄汉祥两次送回来的沉重石料,在有了驮马的驱动下,很快就被两个石磨吞噬干净;换下来的,是两大车的黄灰泥,被满脸喜气的黄家伙计,兴冲冲地拉走了。

十个亲卫不堪使用,下午,被临时拉来的王猛小队,也瘫倒在了运送原料的大筐上,不得已的小六子,看着磨坊外上万斤剩下的石炭,深深地叹了口气,人手实在太少了。

小六子带着遗憾地向百户汇报了,王大力带着几个军士,跑来看看这两个新安的石磨,虽然对于大石磨的“损坏”相当的痛心,但这大家伙实在太沉了,他也想不出办法给挪出去。

“明天开始,我们我五个小旗接手磨坊,黄灰泥的打制还需要咱们去干,采石场那边也不能停下,”王大力自豪的话,让几个匠人出身的军士很是认同,虽然他们力气上比不得那些小伙子,但干活的耐力上,可是小伙子也比不过的。

王大力手下的五十个军士,年纪都大了些,要是去战场上厮杀,或许没有了血性,但要论干活,他们谁也不含糊。采石场那里砸好的石料,简直是堆积如山,就等着他们大展手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