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围城中什么最重要(2 / 2)

原本以为他会直接拒绝的,因为宋晨无论官阶还是职责,提出这个要求都是有点越界了,吕文焕却没有完全否决的意思。

“吕将军,我作为负责管理襄阳工匠事宜的官吏,想看看有什么物资可资利用,尽快把工坊建立起来!”宋晨总算找出一个勉强能说得过去的理由了。

“好,我带你过去看一看吧!”吕文焕这回却出乎意料的干脆。

这家伙居然亲自来当‘导游’,让宋晨搞不清楚吕文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他绝不是个好相与的人。

不过先跟着他看一看,了解一下此地最缺什么,列出一个物资清单来,要知道宋晨还有一个职责,搭建好索道之好,这条索道补给线事实也是由宋晨在负责,这是他在襄阳最大的依仗。

襄阳的物资挺庞大的,放在二十四个大仓库里面,几乎每一库都堆得满满的,其中粮食最多,就占了足足十二库,其他的分别装的腌肉、兵械、过冬衣物、柴火等。

柴火只占一库,煤的却只占库存的三分之一,怪不得吕文焕投降时,襄阳的粮食并没有告急,紧缺的是把粮食煮熟的燃料,到了最艰苦的时候,甚至要拆民房来烧火煮饭,这样才能吃上熟食,可见其艰难。

宋晨倒没有自作聪明地认为宋朝的将军笨到这个问题都想不到,为什么不优先送柴火了,襄阳已经被围得死死的,让那些将士拼着性命不要,送一些烂木头过去,不管是谁都想不通的。

这些燃料体积大,拼死送一船,可能连守军煮一顿饭的量都不够,不过这个宋晨倒想到一个解决办法了,那就是煤。

此时宋朝已经开始用煤了,但是还不普及,不是因为别的原因,煤受制于交通、开采等因素,成本高,比木料贵多了,除了特殊用途如冶铁和烧瓷,一般也只有大户人家才会用煤烧饭。

煤炭的热能比木头高多了,把宝贵的运力用在煤炭上似乎是可行的。

不过还是没有足够的说服力,事实上宋晨连自己都无法说服,还必须得进一步。

到这里,宋晨就满嘴的苦涩,劳模、过劳死这些词就像阴影一样在心中挥之不去。

因为他又要加班加点的弄发明了,这回是早已被后世淘汰的商品——蜂窝煤,在此宋晨要顺便给大宋的蓝天白云说声抱歉。

蜂窝煤的热效率在煤的基础上提高了三层以上,一个可以烧两个时辰,不过配套的又得弄蜂窝炉,蜂窝煤的制造设备等等一系列的事情。

然后又引出了一个最核心的问题钱,宋晨手头的钱也不宽余了,他的酒坊、陶坊、琉璃坊、红桂园都准备扩大规模,不找他要钱就不错了,现在在喊他拿出一两万贯来,实在不行。

再说就算有钱,宋晨也不能自掏腰包,这是原则问题,那些讥讥喳喳地御史不知道会怎么说,肯定会说他宋晨自毁家业,图谋不小。

找朝廷要,朝廷答不答应还是一个问题,就算朝廷答应,难道又要朝廷起到资源配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