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听洪承畴这样说,心中不由得是有了疑惑。
现在的清廷今时不如往日,以前那是四方来投,多少人哭着喊着要投降,要给他们做奴才。
然而现在大明强势崛起,蒸蒸日上之势越发明显,而反观他鞑子则是日薄西山,一天不如一天,治下许多的人也是在悄悄逃亡。
这时候洪承畴竟然提出这样的意见,难道说他也有了叛清归明的心思?
想到这里,多尔衮自然是不敢同意洪承畴的意见,只听多尔衮说道:
“不过是和大明皇帝商谈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洪大人你是我大清的栋梁之才,国家股肱,身份显赫,又何须有劳洪大人出马。
本王自会指派人选,洪大人不必操心。”
洪承畴老来成精,虽然多尔衮极力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但依然是被洪承畴看得真切,一猜就猜中了他的心思。
不由得,洪承畴便在心中感叹以前的多尔衮是一个多么英明神武,勇敢果决的人物。
而现在他却是变的优柔寡断,疑神疑鬼,越来越没有枭雄的风采。
难道说大清已经走到了尽头?
可到了尽头又如何?自己已经投降了鞑子,卖了祖宗,不知有多少汉人因为自己而死在鞑子手里。
别人也许有退路,而他洪承畴却是毫无退路可言,只能是跟着鞑子一条道走到黑。
为了自证清白,同时也为了鞑子朝的前程着想,洪承畴又是说道:“摄政王大人,下官之所以如此建议,为的便是可以顺利和大明议和。
大明皇上非同小可,若是随便派一个人去商谈,不但讨不到便宜,而且也不能展示我大清的诚意。
所以还请摄政王大人理解下官的建议,下官完全是一心为公,况且下官已经是大清的人了,难道下官还能有其他路走吗?
再则下官家小俱在盛京,下官又怎舍得弃他们而去?”
洪承畴投降了鞑子,自然也在鞑子这里娶妻生子,有了家人。
至于以前在大明的妻妾子女,则是因为战火纷飞,一时查无音讯。
洪承畴这话基本上那就已经是说得非常直白,多尔衮若是再不同意的话,那无异于便是告诉所有人自己不信任洪承畴。
一个臣子都不到上位者的信任,那他还有待下去的必要吗?
这样即便强行留住洪承畴,也再得不到洪承畴的效忠,这和失去又有什么分别呢?
所以这时候多尔衮也是无可奈何,只得答应。
“洪大人言重了,本王之所以不愿意让洪大人去,其实是担心你的安全。如何还会不信任你呢。”
洪承畴自然顺坡下驴,说道:“摄政王大人无需担心,有道是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方才大明皇上派来的人一看其身姿风采便非同寻常,我军不也是没有为难他吗?
如此,试问大明皇帝又怎会自降身份,自污声名来为难下官呢?”
多尔衮无言以对,只能说道:“既然这样,那就劳烦洪大人了。”
最后多尔衮虽然答应了,但是他在洪承畴心中的形象和地位不由得也是变了味。
自从投降鞑子以后,洪承畴有无数次的后悔,但这一次真真是发自内心的后悔,失望透顶的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