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影坛黑色神话(2 / 2)

结尾时女教师想刺杀男学生,却因为少年的回眸一笑而下不了手,只好刺了自己一刀。</p>

没有不疼痛的爱。</p>

《黑天鹅》的结尾是女主刺了黑天鹅一刀,其实刺的是自己,简直是异曲同工之妙。</p>

所以苏长青打算拍一个“黑色三部曲”,《黑天鹅》是第一部,《钢琴教师》是第二部,同样都是探讨人类的心理阴暗面。</p>

《水形物语》就是合适的第三部,女主心理更不正常,连鱼都不放过,结尾时被人刺死,然后被人鱼复活游向了大海,最终形成一个黑暗救赎完整的圈。</p>

苏长青打定了主意,每部拍出来都去拿大奖,创造一个影坛黑色神话。</p>

阿佳妮很感兴趣,也很懂行:“女老师与学生的虐恋,这类故事挺多,连小电影里都有,关键要看剧情编排以及如何表现,要看故事由谁来说、怎么说。”</p>

这话说得没错,男学生勾引欲求不满的女老师,可以拍成小黄片也能拍成旷世巨作,全看编导和演员的水平。</p>

最后阿佳妮眼神深邃地看着苏长青:“您愿意把这个故事写出来并亲自执导么?投资不是问题。”</p>

苏长青虽然有点沉醉在她的星空里,但没有贸然大包大揽,原作已经记得不太清晰了,一个小黄片故事和那些剧情支撑的电影不一样,真写成剧本无异于重新创作。</p>

“我先写剧本,许多细节要慢慢丰富,比如男学生可能是个和我一样黑头发黄皮肤的人,您看了满意再谈下一步吧。”</p>

阿佳妮眼睛一亮:“这个主意不错,师生恋、不伦恋、虐恋之外再加上跨种族之恋,元素更加丰富了。”</p>

苏长青呵呵笑起来:“如果把男学生再换成女学生,照顾的面可就更广了。”</p>

这真有点走火入魔,法国新浪潮之后文艺之路越走越偏,似乎越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就越文艺,导致各种电影大奖成了装逼比赛。</p>

虽然苏长青不至于堕落得那么深,始终高举人文主义大旗,但也得入乡随俗,兼顾自身坚持的同时也得按口味定制。</p>

于是二人火热拥抱了一下,算是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p>

“那我就在瑞士静候您的剧本了,随时保持联络。”</p>

听她的语气,等不到剧本就死在瑞士。</p>

苏长青本想让阿佳妮帮忙查一下胡笳的情况,西门樱说她通过知更鸟影业进入法国的话剧界,应该会留下线索。</p>

两人之间的事处理得不干不净,账上挂着她的钱,搞得苏长青一副亏欠的模样,也是如鲠在喉。</p>

转念一想还是让西门樱去追查,阿佳妮插手未必更方便,还要费一番口舌解释,毕竟胡笳是《公主的决断》女主,是苏长青的同学,人去哪了为什么要问法国合作方?</p>

这时厨房准备好了午餐,喊两人出来吃饭,主菜是瑞士标志性佳肴苏黎世小牛肉。</p>

阿佳妮看上去兴致很高,介绍说这道菜的传统制作方法是把牛肉、犊牛的肾脏以及牛杂进行翻炒,再用加入洋葱、黄油、白葡萄酒、奶油和蘑菇的肉汁炖,小牛肉香滑可口。</p>

不过她进行了改良,将牛肾脏和牛杂都去掉了,全部改为切成小块的牛肉,同样加入新鲜的蘑菇、香浓奶油和白葡萄酒烹饪。</p>

这么一改更健康了,但风味也变了,戛纳电影节期间她为评委们提供了不少这类改良菜,结果引起公愤,说她破坏欧洲传统文化。</p>

苏长青怀疑根本原因是阿佳妮亲自烹饪的创意菜恐怕不太好吃。</p>

阿佳妮对那些人也不以为然:“一帮自以为是的守旧家伙。”</p>

反正有洋葱、蘑菇和小牛肉,午餐怎么着也不至于难吃。</p>

大家围坐在雪白的餐桌旁边吃边聊,吃完飞机正好降落巴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