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PHS技术诞生2(2 / 2)

“安静!安静!”凌世哲挥了挥手,让大家安静下来,“不是我不愿意送给大家,而是大家拿去了也用不了,因为电信运营商的程控交换机,还没有安装我们的无线基站和组合通讯模块,就算给了你们,你们也用不了。还有手机上的电话号码也是临时的,零点之后,号码将会消除,况且这个号码是浣熊镇的本地号,你们拿回去了也用不了,就算打通了,也是按打国际长途算的。”

听到凌世哲这么说后,大家才心不甘情不愿的死了心,接着他们又急切的问,“什么时候上市。”

“要看这次的实验结果如何了,如果效果好,我想电信营运商很快就会跟我们联系,至于你们国家什么时候开通phs服务,你得问当地的电信公司。”凌世哲回答道。

“phs技术向外公布吗?”一名明显是电信设备制造商的代表问道,他知道安布雷拉公司的传统,一种新产品被发明出来之后,一般都会开放技术,所以他才有刚才的一问。

“等试验通过以后再说吧,现在谈这个问题,你不觉得太早了吗?”凌世哲淡淡的说道。

众人明白了,一旦试验顺利通过,安布雷拉肯定会开放技术,但这种开放是有条件的,如果电信设备制造商,不能开出满意的条件。安布雷拉是不会把这项技术交给他们的,至于用什么样的代价才能换得phs,一切都要等这次试验的结果出来以后。

phs技术成功以后。安布雷拉公司在第一时间就向加拿大的通讯部门申请了phs的试验,只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就建立了覆盖整个浣熊镇和蒙特利尔市南部的试验基站。

建立一个试验站虽然听起来好像是个非常庞大的工程,好像连房子的地基什么的都要重头开始弄,但是实际上建立起来非常简单——随便找几块空地,把安布雷拉运过来的新程控交换机给放进去,然后树立几个大铁杆信号中继塔,这就齐活了!

原来的历史上,phs的信号基站的覆盖范围很小,只有200—300米的范围。而凌世哲设计这套信号基站才用了后世的无线基站技术,使基站的信号覆盖范围达到15公里。

其实这套基站说白一点都不稀奇,它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thtra数字式时分多址基站,是泛欧集群无线电的一种,是后世国际普遍采用的一种新的数字集群移动通信体制,更是加拿大在后世采用的数字集群通信标准之一。

安布雷拉公司采用的这套thtra数字集群通讯基站技术来源与后世的摩托罗拉公司,这套基站采用基站与电话线相连,以电信运营公司的程控交换机房作为住基站,然后通过电话线把其他周边基站给连接起来,同时各分基站也用电话线给连接起来。从而达到最好的通讯信号最多的通讯轨道最长的通讯辐射范围,以及最好的语音通信质量。

这套系统原理看起复杂,但是一点都不难理解。

打个比方。phs系统历史上采用的是微蜂窝通信技术,所以基站的覆盖范围很小。这使得phs较适合在都市使用,在野外等地使用效果欠佳。

如果是在人口密集的国家,这个算不上什么缺点,大不了多建点基站就是了,可在地广人稀的加拿大或者北美,这个缺点可就要命了,城市还好,可人一旦到了郊外或者远离城市的农场。就没办法使用phs。

因为加拿大和美国的农场面积都很大,村民都很分散。开车跑出几十上百公里都不一定会碰到人,建立一个覆盖全农村移动通讯蜂窝网。是一件会把裤子都输掉的买卖,再加上美国的电信运营公司又属于私营,因此没有人会脑子发烧的这么干,这也是phs在历史上不受欧美电信商欢迎的原因。

可美国政府又规定,必须让美国的每一个公民在家里都要享受到无线通讯技术带来的便利,这就为大功率远距离无线通信基站技术奠定了基础。

首先是摩托罗拉公司,他提出的铱星计划是最早的远距离无线通信系统,住在偏远地区人民通过铱星卫星电话与远方的亲人联系,可惜这套系统的使用成本也太高了,很快摩托罗拉就为铱星系统申请了破产。

后来美国的高通公司提出了超大功率的远信号通信基站计划,因为电磁辐射太高,人们长期在这种电磁辐射下,癌症和脑肿瘤的发病率是平常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因此这套系统还没做出来,就被美国枪毙了。

后来dec公司的创始人奥尔森,提出了wifi无线通讯技术,但这个技术只解决了无线上网的问题,价格低廉的远距离通讯还是没有得到解决。

于是,人们思来想去之下,想到了把电话线与基站相结合通讯并通过建立基站集群的方式,来解决低成本的远距离通讯,也就是后世欧美普遍才用的thtra数字集群通讯基站技术。

thtra的工作原理是,每个农场的主屋旁边建立一个或几个thtra基站,并与农场里铺设的光缆或者固定电话线相连。

如果a住着西海岸的农场里,要与远在东海岸住在纽约的家人b进行无线通话,那么只要在基站的信号覆盖范围内,只需用手机拨打住在东海岸家人的电话号码或者是手机号码,信号从手机传送到基站,基站又通过与之相连的电话线或者网线,把信号传送到东海岸的纽约,最后再通过当地的无线基站,就能实现远距离通话了。

其模式是:手机发射无线信号——分基站——通过电话线(网线)传输——西海岸的城市中央基站——电话线(网线)跨洲际传输——纽约城市中央基站——分基站——b的手机。

就是通过这种基站与电话线或者网线相结合的传输模式,从而实现了远距离的无线信号传输,而且又采用了基站集群的方式,让信号的覆盖范围达到最大。

thtra技术做得最好的是摩托罗拉,他基站技术有多好?打个比方说吧,如果一个地方只建设一个thtra基站,辐射范围顶多20公里,但是,如果您建成通信集群,并与主机站配合使用的话,无线信号覆盖范围可以达到200公里远,如果是在海上,船上按上船载终端,那辐射范围可以进入海洋四百公里之远!

别怀疑,摩托罗拉的thtea集群基站通讯技术就是这么霸道,不但信号覆盖范围超广,语音通信质量也极高,电磁辐射也非常低,比phs微蜂窝基站发射的信号产生的电磁辐射都还要低15%,是世界上电磁辐射最低的无线信号通信基站,更关键的是thtea的通话成本很低,比固话都低。

但thtea数字式时分多址基站也有缺点,那就是基站体积都较大,凌世哲的这套thtea系统,由于受到这个时代的半导体技术限制,体积就更大了,当然它的信号覆盖范围也不能跟后世摩托罗拉的thtea相比,何况还要跟phs做技术对接,因此覆盖范围减少了很大一部分,它的信号覆盖范围只能勉强达到15公里。

(这章涉及的技术层面比较多,不知道大家看不看得懂?但是不介绍也不行,不说,大家根本闹不明白phs的通讯范围明明很窄,怎么到了小说里,phs的通讯范围变得这么变态了,如果不解释下,根本就行不通。所以才写了这么大的篇幅。)(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