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剪彩(2 / 2)

数据与可视化,是为标准化可配置数据报表与直观的可视化输出,只要基础数据平台建设完成,并进行数据指标体系规范,统一定义,统一维度区分,就可以很方便的进行标准化可配置数据报表设计,直观的可视化输出设计。包括行为、收入、性能、质量等多种数据类别。

后世的淘宝支付宝晒账单就是可视化的经典例子,如果没有可视化技术,那么现在我们看到的账单清单就与商业银行以及信用卡的消费账单别无二致——那就是晦涩难懂看不明白!

而有了可视化技术,所有繁杂枯燥的数据,通过计算机分类并整理以后,已大多数人能够理解的方式,直观的展示在人们眼前,人们只需看一眼,就知道客车运行速度是多少,电动机温度是否在正常的范围之类。转速是多少,所有的车门是否已经全部关闭等等,列车运行过程中的一切数据,都在显示器上直观的显示出来。

当然。受制于这个时代的电脑硬件技术,凌世哲搞得这套可视化与后世相比是简陋了不少,不过基本原理还是一样的,显示屏上显示的客车运行数据该有的基本都有,唯一的区别就是,后世的显示屏用的是彩色液晶屏。而这列客车用的单色CTR显示器,而且显示的图像有点粗糙,不像后世显示的那么精致。

但就算这样粗糙的一个可视化技术,在这个时代的人们看来,也是足够的震撼了。

产品与运营分析,建立在数据平台和可视化基础上,对已有的用户行为、收入数据等进行各种分析,输出日报、周报、月报、各种专题分析报告。比如。用户画像也是常见的数据分析方式,包括用户如性别、年龄、行为、收入、兴趣爱好、消费行为、上网行为、渠道偏好、行为喜好、生活轨迹与位置等,反映用户各种特征,以达到全面的了解用户。针对性的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的目的等等。

精细化运营平台。基于数据基础上搭建的精细化运营平台,主要是进行用户细分。商品和服务细分,通过多种推荐算法的组合优化进行商品和服务的个性化推荐。另外还有针对不同产品生命周期,用户生命周期构建的产品数据运营体系。

数据产品,广义的数据产品非常多。比如腾讯的广点通、信鸽;阿里的数据魔方、淘宝情报、淘宝指数、在云端;百度的百度预测、百度统计、百度指数、百度司南、百度精算等等。

最后是战略分析与决策,这一层与很多传统的战略分析、经营分析层面的方法论相似,最大的差异是数据来自于互联网的大数据。

以上这些都是可视化技术的运作基础,列车上应用的这套简陋之际的可视化系统,自然也逃不过以上的几个基础技术平台,为了把它实现出来,凌世哲采用了美国的1553数据总线。

在八十年代传统的自动化正向着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智能自动化转变,在这种转变过程中联通各个分支系统的络总线变得十分的重要,在后世小到汽车家电、大到飞机船舶,控制其各种分类功能的电元件,都是通过内建的系统总线连接在一起,构成完整的整体。

如果把智能化比喻成一个人,那么感应元器件就是人类的神经末梢,人们用它来感应外界的事物,这个东西摸着是固态还是液体,是冷还是热。都是通过神经末梢来感知世界的,而电脑不用说好比人类的大脑,但要让大脑对外面的世界产生感应就需要一根神经线把两者给联系起来,如果这跟线断了。大脑就不会对外面的事物产生任何的反应,1553数据总线就是这跟神经。

在绝对发展发动机数字化控制系统之初,凌世哲就想把美国后世的1553数据总线给搞出来,但搞了一段时间后,凌世哲便放弃了。

为啥?因为1553数据总线。虽然是IC行业最基础的东西,却是靠举国之力,长期积累才能搞出来的玩意,一般人是根本搞不出来。

好在1553总线美国在6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研发,并在1971年就出了成果,并把它公之于众,不然凌世哲要想在70年代实现初级的数字化控制与管理,也只能呵呵了。

刚上车时,麦理浩只是把DL-026当成了一列普通的地铁客车,但是现在在整个车厢里转了一圈下来。发现这辆新出产的轻轨列车是一点都不简单——全车的自动化。

整个列车的自动化被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在比较容易达成的豪华程度上做文章,比如列车的自动门和车顶上安装的自动感应灯等,真正厉害的是看不见的全列车监控系统和全列车控制系统的自动化,如果不来驾驶室看一遍,麦理浩拥有都不会知道,这是一辆全芯片化的轻轨列车。

“凌,你们是怎么实现的这些的?”这辆轻轨列车给麦理浩心理带来的震撼不是一般的大,因此他非常希望知道凌世哲他们是怎么实现的,虽然知道提出的问题可能会涉及到人家的技术机密。但不知为什么他就是想知道。

“传感元器件、1553双向数据传输总线、行车电脑ECU、综合分析计算机、电子控制器系统,以及相关的几个软件,就是整列客车的自动化解决方案,而且这套方案的成本还非常的低廉。”凌世哲当然不会把核心机密告诉对方。但他吐露的东西已经足够让对方明白了。

共和国从建立的哪天起,就一直遭到西方的国家的严密封锁,哪怕是巴统被取消后,而且随着共和国的国力和经济实力的增强,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是越来越严厉。

在这种情况下,共和国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就得完全靠自己。

共和国的半导体工业比西方国家落后的不是一点半点,而是整整几十年的差距,这种极端不利的情况下,要实现工业上的自动化有多么的艰难是可想而知的。

就是在这种极端不利的情况下,共和国的科学家们就是凭着落后西方N多年的技术,不但实现了工业的自动化,而且综合技术水准是一点都不比西方国家差多少,而且成本也非常的低廉。

共和国的相控阵雷达和先进的数字化飞行座舱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经过长期的探索,共和国搞出了一套自成体系的工业数字化系统解决方案,它稳定可靠,兼容性好,极端环境适应能力强,抗干扰能力强,性能非常的突出,更关键是它的成本低得堪比市场上卖得大白菜。

凌世哲在前世长期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因此对共和国的这套数字化系统解决方案是一点都不陌生,这也是他敢把这么多新技术往列车上堆的根本原因,不但性能突出,成本还相当的低廉。

麦理浩去伦敦看到那个新型的轻轨列车,在加拿大的多伦多地铁就有,凌世哲还亲自跑去看过。

看了之后凌世哲非常的失望,这辆轻轨列车是法国TGV公司最新研制的产品。怎么说呢?这玩意在凌世哲看来简直是个渣,他的自动化只比东德的DBme客车要好上一点点,但复杂的结构和高昂的制造成本,使得这种客车无论是在维护上,还是在维修上,都是异常的困难。

而DL-026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它采用的是后世共和国的自动化解决方案,无论是在性能上,还是可靠性上,还是价格上,经济性上都是秒杀对方。

凌世哲对这款轻轨列车是充满很大的希望,只要通过了香港地铁的实际运行检验,相信订单会源源不断的飞来,让凌世哲数钱数得手抽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