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节 许家的情由(2 / 2)

续道:“我爹不敢耽搁,携我母女,星夜辗转逃到四川泸州,寻了旧友刘整投靠。”

郭破虏闻言一震,惊道:“刘整?可不是刚投了蒙古的泸州知府,潼川路安抚副史的刘整?”

许若霓既惊且佩,道:“大哥你真知天下之事啊。”点头叹道:“正是这刘整,我们去年年初到川之时本来还好好的。春夏之际,鏖战钓鱼城,刘整身先士卒,勇冠三军,原本好生令人敬佩。”

郭破虏虽知刘整叛宋,却未悉内情,何况年末与刘整之弟大战一场,顿时十分感兴趣,忙道:“愿闻其详。”

许若霓道:“去年二月,蒙古西路大军自北而来,驻军石子山,将四万大军猛攻钓鱼城,督战的便是名将兀良哈台。钓鱼城与重庆府水陆皆被截断,孤城难守,刘整自泸州发兵,夜袭石子山,射伤蒙军先锋汪德臣,我宋兵军威大振。”说到此处,许若霓两颊潮红,显然十分兴奋。

“蒙古兵自然大怒,发兵来攻泸州,当时刘整被截在城外,未能归城。城内守兵只有千余,刘整之弟刘海,号召全民皆兵,男子上城发弓掷石,妇女在城下拆屋卸梁,运输木石上城。苦战一日夜,军民死伤大半,蒙古兵也未能攻上城楼,城墙下积尸累累。我家三口也不敢贪生,我娘便在此役中箭而死。”

郭破虏一听,怕又勾起许若霓伤心事,正要开言抚慰,却见许若霓并不伤感,反显骄傲,道:“娘中了箭也不肯稍退,一样搬石担土,也不许我上城去找爹,只说军民死伤者虽众,却有谁贪生怕死?若个个只顾妻子,城破之后,一样满城屠戮,不分良贱,生路只能靠杀出来。这样战至深夜,又到天明,我娘力尽而死,眼看城破。刘海将军将军民组织,也无刀枪铠甲,大家都拿起柴刀扁担,只待最后一搏,生死关头之际,刘整将军杀回,蒙古军也战了一日夜,也是疲惫不堪,被刘将军自外杀至,城内也开门杀出,两相夹击,敌军大败。”

郭破虏连连点头,道:“如此说来,真是危险万分。刘整...刘海,也却有令人敬佩之处。”心想去年初,刘海尚是国家干城,保家卫国的英雄,初冬却成了蒙古军中战将,与自己大战于樊城,世上的是是非非,又岂是一句对错可以说清?

许若霓继续道:“不久,钓鱼城围解,川中军民弹冠相庆,奔走相告,皆大欢喜。谁料那贾似道,连着构陷害死大将曹世雄,王坚。七月,又勾结制置使俞兴,要以‘打算法’加害刘整。那刘整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将泸州作了见面礼,带兵投靠了蒙古。我爹爹不愿追随刘整去蒙古,一时无措,也顾不得我娘坟墓,带我逃去重庆府。”说罢又伤心起来。

郭破虏忙安慰道:“世事无常,朝廷原本亏待你们一家,令堂却还为家国捐躯,实在令人敬佩。只是这刘整,刘海都是大好的将才,却被逼反,可叹国家危急用人之际,却有权奸自毁长城。”心中盘算,七月刘整献城,陷了四川,正是襄阳鏖战之期。讯息传递不便,倘若得了此信,父母自不会带同众人前去华山,也幸好敌军不知襄阳空虚,否则若以正兵攻打樊城,荆襄休矣。

许若霓道:“在重庆府时,巧遇兰溪大师,我父亲年轻时与兰溪大师在临安曾有一面之缘,故友相见,分外高兴。攀谈间得知兰溪大师寺中,来了一位日本国来的大师,便是这位智镜上人,乃是日本京都泉涌寺的高僧,于佛法上颇有见识,兰溪大师已拜了智镜上人为师,正要一同前往日本。我父亲灵机一动,便请求同去,欲携我赴日避祸。哪知道却遇上了这档子事。唉,算我家命苦。”

说毕又垂下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