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简单粗暴的方法(1 / 2)

 合同签订后,汪浩也很爽快,直接从那堆散成花形的百元大钞里,抽了59张出来,悉数交到印奇手上。

数着一张张崭新得梆硬的毛爷爷,印奇不由得一阵感慨。

上一秒他还在发愁自己运气不佳,摊上这个正值没落的兼职社,成了接盘侠。没想到一转眼,老天爷就给他派来了一个更大的“接盘侠”,把整个兼职社连人带车都接了过去。

这位接盘侠可比他名副其实多了,那是实打实要在今后亏钱的——当然,印奇才不会自找没趣在这种时候提醒他。

对他来说,有人接盘就行了,管你是谁,管你亏不亏。

想到这,他对这个拖鞋配衬衫的老学长,态度明显恭敬了许多,连称呼也改成更为顺耳的“老板”二字。

兼职社的成员们也在印奇的要求下,跟着一口口“老板”,叫得极为亲切。至于这句“老板”里是不是包含了“人傻钱多”的意思,大家都心知肚明。

汪浩笑了笑,也没说什么,指了指众人,又指了指兼职社那十几辆自行车,向印奇道:“你还记得我之前问你的吗,咱们兼职社能不能再招点人手,扩大几个点,把自行车租车的业务再做大一些?”

印奇当然记得这个问题,只是之前为了忽悠对方上当,没敢回答,现在既然已经签了合同,也就没有什么顾虑。

更何况,他也巴不得兼职社多招点人,再招8个最好,不然好不容易当上了社长,手底下的社员还没超过两位数,说出去自己都觉得丢人。

不过他也没敢瞎忽悠,以免这位好不容易才撞上来的接盘侠,一下亏得太厉害了,甩手走人。

印奇想了想,谨慎道:“可以是可以,不过你也知道的,现在校园自行车租赁业务,竞争还是有点……有点激烈,我建议我们再收购一点自行车就行,20辆……不,10辆吧,然后再招4个人,2人一组,这样就可以多铺两个点位,从其他对手那里抢点生意过来。”

话说的好听,其实哪有什么竞争对手,说竞争对手都是给自己脸上贴金。兼职社这几年在其他共享单车的碾压下,连残羹冷饭都吃不上,更别说跟人家抢什么生意了。

不料,面前这个“比门外汉还门外汉”的老学长,竟然破天荒地点了点头,又冒了一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话出来:“两个站点太少了,再新增20个吧,就按你说的,每个站点2个人。你们现在是6个站点、8个人,那就一共是26个站点,52个人,干脆凑个整,招满50人。至于再收购20辆自行车,我看就算了吧,这97辆车够用了,匀一匀,重新分到26个站点去,每个站点放三四辆车,差不多了。对了,还有……”

汪浩似乎意识到了不对,突然停了下来,抬头看着一脸古怪众人,疑问道:“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

“老板,50人,不到100辆车……也就是1个人看2辆车,是不是有点多……”印奇苦笑一下,这位老板哪里是不懂行啊,傻子都不会这么搞的好吧?

汪浩嗯了一声,点点头,“是有点多,那这样,我们的站点再扩大两倍,你们想办法招满100个人,还是之前的标配,2个人一个站点。”

“100个人?!”印奇倒吸一口凉气。

他说的有点多是反话,这个老板是听不懂还是怎么着?

搞100个人,这是想干嘛,一个人盯着一辆车吗?!”

不,还有3个人没车可盯,只能盯着地面!

人比车多,这老学长是真的疯了,咱们这些破烂货又不是什么宝贝,需要搞这么多专人盯着?

印奇忍不住问了句:“老板,那92个人,不会也是领工资的吧?”

“不然呢?谁会来白干?”这回是汪浩给了印奇一个看傻子似的眼神。

“呵呵……”印奇嘴角一抽,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他现在已经无法用正常的思路去揣摩这位老学长的心思,只当是对方毕业后挣了不少钱,一时兴起,想来学校收购一个自行车业务玩玩。

玩玩就玩玩吧,反正不是我出钱。

“怎么样,这100个人能在今天内招满吗?”汪浩又问。

“今天?!”印奇简直要抓狂了。

你说要招100个人,我就陪你玩玩了,还要今天内招到,那不是强人所难吗?!

当然,对他和兼职社来说,人数自然是越多越好,但兼职社这几年的名声已经臭到茅坑里了,别说招人不易,就算你打着18块钱一小时的高薪旗号,撑死了也就招个十来个人,怎么可能一天内搞到100个这么多,绑都没地方绑!

而且他也不想帮汪浩招这么多人。

按他之前的设想,是钝刀子割肉,让汪浩慢慢亏损一段时间,至少都要亏个小半年,帮兼职社撑过眼下的困境。

要是运气好一点的话,这位脑子有病的老学长刚好家里有矿,那就能亏上一两年的时间,亏过他的任期,就再好不过了。

可要是像汪浩现在这么搞,别说半年,最多一个星期,汪浩就会亏得哇哇叫,很快意识到这个校园租车的业务压根赚不了钱,然后就不玩了,拍拍屁股走人。

那他们上哪去找下一个冤大头?

想到这,印奇直接摇摇头,算是否定了。

汪浩看着这个小子脸上的表情变化,心中早有预料,笑了笑。

他能问出这个问题,自然早有计划,答不答应,已经不是印奇可以决定的了。

就在他即将开口之际,一直默不作声的傅巧清突然问道:“老……老板,你为什么要招100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