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是港岛的那个顾家(1 / 2)

 旁边的同学一听这话,险些晕过去!

这叫反馈积极?!

班长,你就走点心吧!

要不是现场这么多人看着,大家早想动手打你了。

当然,嘴上是这么说,其实大家心里也都是自愿出资的。

原因有二。

首先是学生实验超市的价值摆在那边,项目具备盈利性,这个有投资经验的人都看得出来。

其次,正是班上的那个“复读生”今天的惊人表现,让大家“不得不”出资。

这个“复读生”不简单啊!

这才开学没一个月,同为“大一新生”的他就整出这么大一个项目,还跟赵校长和副市长混到一起了。

大家都还在熟悉大学校园生活呢!

震惊之余,大家之前轻视这个“复读生”的心思,也悄然改变了,相反,都愿意主动结好这位优秀的“同学”。

大学和初高中不同,很多人都开始有意识维护同窗的人际关系,越是顶级高校的同学,越是如此。

毕竟,这里可是整个江南大学最顶尖的投资学班,就是放眼华夏,都是人中龙凤的集中地。

未来从这里走出去的,也都是各大投资圈的大佬,政府机构的政要,金融大鳄的掌舵人。哪怕再不济,也能混个500强企业的高级领导,非富即贵。

不信?

往上看投资学班的学长学姐就知道了,哪个不是身居高位,哪个不是手握一方大权?

投资学班,向来都是蛰龙之地!

虽是一滩未成型的幼龙,但未来可期,能量不小。

相互帮助,相互扶持,也素来是投资学班的传统。毕竟“相交于微末”,远比毕业之后维护同学关系,成本低得多。

这种道理大家都懂。

尤其是遇到汪浩这种优秀到腰间盘突出的“同学”,只要是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大家都愿意支持!

当然,前提是不差钱。

大家确实也不差钱。

再说了,不是有辅导员担保嘛,保本不亏。还能赚得分红和未来股份的升值,一箭三雕的好事,谁不干?

所以咒骂薛天材只是表象,大家都不傻,心理有自己的小算盘。

最后,这个新拉的投资QQ群里,除了少数几个“金陵市老乡团”的核心成员外,基本上都主动投资了。

……

看着群里一片热闹,薛天材很是开心:“很好,就保持这样,大家再多投一点,等下我就把合同打印给大家!”

不料,一句话还没发出去,群里就冒了一个不和谐的声音。

一个名叫Elaine的ID道:“同学们,投资有风险,担保的事,张导也只是说说而已,我劝大家不要当真,谨慎一点!”

这话一出,薛天材一下就能不乐意了,心想这人谁啊,怎么突然冒出来搞事情?

赶紧点开对方的头像。看着还挺漂亮的,等看清了,才想起来是谁。

这不就是那个港姐埃莱娜(Elaine)嘛,中文名好像叫什么顾梦清来着?

可不能让她坏了自己的好事,薛天材当即回复:“顾同学,话可不能乱说,咱们张导是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担保的,房子都押进去了,不是随便说说!如果你不信,等下咱们可以找张导把合同签了,相信他一定会给你一个满意答案!”

有没有满意答案,薛天材是不知道了,总之先混过了这阵再说。

“就算不是随便说说,这个合同本身也没有法律效力。”顾梦清又回了一句。

“没有法律效力?”薛天材摸摸头,这白纸黑字的,怎么就没法律效力了?

就连前排的武思涵也开始皱眉,合同是薛天材委托她拟的,说没法律效力,她也是不解。

顾梦清继续解释:“从我们港岛律法和国际惯例来说,这种因为他人自主意愿的投资行为,带来自身的经济损失,担保人是没有担保义务的,经济法案也不会对这种投资行为进行保护,这是国际金融行业一贯的做法。”

“国际惯例?”薛天材一愣,这是哪门子的国际惯例,没听过,赶紧向前面的武思涵请教:“武副班,真有这种惯例?”

武思涵父母都是国际顶级投行的高管,耳濡目染,想必知道一些。

谁知武思涵直接摇头:“没有,从来没听这种国际惯例。”

“没听过不代表没有。”Elaine继续道:“你们可能没接触过这些国际化的东西,还不清楚,可以理解。但只要知晓一些,就会明白辅导员当前的担保,是多么儿戏。”

连“儿戏”都说上了,薛天材脸色很难看,这个顾梦清是想干什么,没完没了了,这是专门坏自己的好事嘛!

武思涵也是眉头紧锁,只不过是被对方那个“国际化视野”的字眼刺激到了。

她一直看不惯港岛过来的那套作风,之前就因为这个在班长竞选上怼过顾梦清,没想到对方又来了,张嘴闭嘴什么国际化,就好像港岛那个弹丸之地,能代表整个华夏国际化的最高水平一样,这是不把她们海东市和整个华夏放在眼里。

不过,她这回的语气显然比上次克制多了,没露出太多火药味:“多谢Elaine提醒,投资确实需要谨慎,但大家放心,华夏是华夏,经济法案更灵活,担保的条款依旧有效,咱们不受这些国际化的惯例的限制。”

说话留了余地,算是给两边一个台阶。

不料,群里又跳出来顾梦清的回复:“即便现在没有,以后也会向国际化靠拢的,现在大陆的法案还比较落后,但总会有改进的一天。我认为,再过几年,华夏的有关部门一定会跟上国际的步伐,学习港岛的相关法案,到时大家手上的协议就无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