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舆论阵地(2 / 2)

这个时候有一个案例回荡在戈地图的脑海中,充满了吸引力。

过于僵化的宣传模式当然是不利于维护统治的,如果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变,例如一个唱红脸,一个场黑脸,联合起来唱双簧,或许这会更令人民满意,更令群众喜闻乐见。

怎么说呢?

就爱国主义而言,这对于国家当然是个好东西,但是空泛的言论总是乏味的,甚至令人厌恶的,起码戈地图自己就很不喜欢,再有道理的话,一直说也只会让人反感。

所以党和国家需要一批小丑,跳出来,让人民明白爱国主义的反面是何等丑陋的东西,说句难听的,就是把人民恶心到另外一面,那么从效果上看,这也是一样的啊。

这么一群人,他们的行为叫做奉旨****。

当然奉旨****的目的不是让人民真的****,而是要把人民给恶心回来

恶心完之后就需要另外一批释放正能量的人,这一批人叫做奉旨爱国。

至于其他的闲杂人等,不管是爱国的,还是****,也要问问戈地图同意不?

爱国的还好一点,做为免费劳动力,戈地图是欢迎的,没准还能从中挑选一二人才为自己服务,至于那些没有旨意还敢****的,那就抓一批,杀一批。

用来警告世人,让他们明白这是戈地图的天下,顺便敲打一下手下,让他们记得自己的本分。

这招双手左右互博术在理论上简直完美,那它能不能缓解戈地图目前面对的宣传问题呢?

看上去确实很美好,也应该能够取得好的效果,但是戈地图却没有信心。

因为任何政策都是有后遗症,历史上的很多喜剧,领导人在实行各种政策的时候,往往是没有预料到会有什么后果的。

就像是历史上的戈地图在用改革新思维,在用雅科夫列夫使用公开性原则的时候,他还以为自己是耍猴的,人民是被他耍的猴子,然后喜剧的是,他成了野心家手中被耍的猴子。

奉旨****的人,当然不完全都是白痴,肯定有清楚党和国家是利用他们在当小丑的人,但是他们依然非常认真,甚至可以说出色地在当小丑,难道他们有这么高的职业道德吗?

当然不是,就像是养寇自重里面的贼寇往往会配合一样,因为他们需要借此机会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在积蓄力量的过程中,他们仅仅需要付出口水而已,给人民当当所谓的启蒙导师。

启蒙导师这份职业那真是一本万利甚至无本万利的好买卖,比如以前戈地图在读历史的时候往往不理解,孙先生在历史上并没有与其名声相配的业绩,但后来者却往往给予高评价,后来才明白他是当时系统提出如何救国的人(不管对不对),这给后来者当了启蒙导师,很多人都读过他的文章,认同过他的思想,这种认同往往会转化为好感与支持。

奉旨****的人,一方面可以享受我是在为党和国家办事,一方面又可以趁机搞小动作,借机散播自己的思想扩大影响力,一旦天下有变,这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因此在苏联最近几年经济开始下行,一般而言,经济下行就要加强舆论控制,在这个时候戈地图实在不敢放出舆论的洪水猛兽,哪怕他本来的目的是加强控制,要是玩脱了,那就是哭都来不及了。

戈地图苦思冥想,找来找去,灵光一闪没有,就想出一个馊主意,明放实收。

明着要让人民感受不到舆论的压制,实际上则让戈地图忌讳的东西减少关注。

原则就是让人民多讨论一些戈地图愿意让人民讨论的东西,少讨论一些戈地图不愿意让人民讨论的东西。

这方法说穿了也很简单,这种伎俩在美国也很常见。

就是让宣传部门每隔一段时间,搞一个大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