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话里有话(2 / 2)

“母后息怒。嫣然那丫头人现在是不在熠王府,可本宫也不会容别人伤她半分,您尽管放心。”

“糊涂!哀家当然知道你们不会让人伤了她。可她那般倨傲的性子,怎么可能会忍受如此屈辱?”

太后气的脸色难看,伴随着气喘,差点儿没再度昏过去。

苏菀怡明白她的意思,看她这样,连忙喊了王贺来为她施针顺气。

等太后稍稍平静了一些,她这才看向苏菀怡,沉声道:“你是个聪明人,应当知道此事是有心人所为。目的为何,也不用哀家多言。

今日嫣然被抓事小,可无论查出来查不出来,在她的心中都是我们的不信任。你明白吗?”

苏菀怡点了点头,屏退众人后方才开口:“母后,您的意思儿媳和皇上都明白。可此事关系的并非您一人,朝中这么多双眼睛盯着,皇上夹在其中也是两两为难。”

太后斜眼看她:“你倒是替皇上考虑,哀家怎么不知道你什么时候有这么好的耐性了?”

被她无情揭穿,苏菀怡也不免红了脸,轻咳一声略带埋怨道:“母后,您瞧您这话说的,儿媳如今都是快要当婆婆的人了,哪能还和年轻时一样?”

太后失笑,看她这样,压着笑意反问道:“是吗?可哀家怎么听说皇后前些日子刚砸了皇上的蛐蛐笼子?”

苏菀怡不答,红着脸低着头,此刻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哪有人当婆婆的如此揭短的?

似是感应到了皇后的哀怨,太后清了清嗓子,正了神色道:“记得你刚入宫时眼底的倨傲,还有那目中无人的态度,与嫣然当真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提及往事,难免惹人唏嘘。太后回想往年的自己,一时竟有些遗憾。

“哀家当年最羡慕的便是你们这种活的随性,不为规矩所束的人,临了临了,又给哀家送了嫣然到身边。”太后欣慰一笑,拉着苏菀怡的手让她在旁边坐下,继续道:

“若是你,在遇到这种事情之后被管宗人府,你可能忍?”

苏菀怡脱口便想说能,会为了大局考虑,可她没张口。

却听太后笑道:“哀家问的是当年的你。未曾入宫前,没打算为了皇帝放弃大好江湖的你。”

苏菀怡人僵在原地,从不曾想过太后会和她说这些。可这话,她答不上来。

从她的神色里太后已经得到自己的答案,不免叹了一口气,略带无奈道:“事情发展到如今并非我们想要看到的,可这丫头,我们可不能让她寒了心。”

太后说着,怕苏菀怡站在皇后的位置上顾虑太多,也直接开口问道:“当年在宫中,哀家可曾让你遭遇过如此境地?她和你都是孤身一人入宫,哀家护得住你怎能不护着她?”

苏菀怡重重点了点头,豁然起身,看向太后保证道:“母后放心,儿媳知道应该怎么做了!”

太后欣慰一笑:“好孩子,快去吧。若是皇上阻拦,你可还打得动?”

苏菀怡嘴角上扬,遮掩不住自己的笑容,拔高了声音道:“母后放心,儿媳这些年可没落下拳脚功夫。”

婆媳二人对视一眼,彼此满意一笑,明白对方所想便是自己所想。

苏菀怡从寿康宫出来便直奔皇上所在的御书房,也不管什么合不合规矩,只是问了自己一句想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