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九十一章 祸乱之源(2 / 2)

汪冰柔看看萧毅,有些不解道:“国公,草民有一事不解,想请教国公。”</p>

萧毅看了她一眼,微微一笑道:“文君可是想问本督堂堂国公,为何不径直进去,反而要在这烈日下边等候通报?”</p>

汪冰柔讶然道:“国公爷怎么知道草民心中所想?”</p>

萧毅没有回答她,却是道:“孟子曾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从古到今,大至国家社稷,小到一家一户都是需要制定各种规矩,有些是成文的,也有些是不成文的。这大大小小的规矩共同的形成了整个天下运行的秩序。当大家都在遵守这套秩序的时候,就会出现盛世治世。但是当很多人开始破坏规矩,不遵守秩序的时候,那么天下就开始从治世走向乱世了。当秩序完全崩塌的时候,那说明天下已经完全的处于一个乱世了。”</p>

萧毅说到这里看了眼若有所悟的汪冰柔,继续道:“但是自古至今,往往开始不守规矩,破坏秩序的人却是社会上层的人,也就是那些百姓眼中的贵人。皇亲贵胄,达官贵人,乡绅地主,而不是那些每天在为生计奔波劳累的升斗小民。文君可知道这是为何?”</p>

汪冰柔沉吟了一下道:“因为那些社会上层的人有破坏这个秩序的能力,而升斗小民却没有。”</p>

萧毅轻笑道:“孺子可教也。正是如此。因为规矩是他们制定的,所以他们就有破坏规矩的能力。当他们将规矩破坏殆尽的时候,这天下的秩序就崩塌了,朝廷的威信就没有了,升斗小民们这才能揭竿而起。所以那些认为升斗小民是国家祸乱之源的人统统该杀,而那些高高在上的人才是真正的祸乱之源。虽说如今我是这滁州之主,一切的规矩都是我主导的,但是正因为如此,我更应该遵守这个规矩。若是我都带头不遵守了,那么下面的人就会起而效之。久而久之,官府的威信荡然无存,那我等于给自己挖了个坑把自己埋了。文君,你可明白?”</p>

汪冰柔长这么大,从来没有从那一个人嘴中听到这样的观点。她听到的都是那些自诩为清流的文人士子在大肆的辱骂那些四处流窜的流贼荼毒天下,不知效忠朝廷,不知皇恩浩荡,以至逼死先帝,让鞑子趁机入关,将天下糜烂的原因全部推给那些流贼。而那些官员提起百姓来都是一口一个刁民,何尝有人会说出这般话来。就算那些被百姓认为的清官虽然嘴上说的是民为贵,君为轻,但是心里何尝不对百姓颇为轻贱。</p>

萧毅的这番话却是颠覆了她以往的认知,她听得也是似懂非懂,有些茫然,但是却一时也想不明白哪里茫然了,竟然忘了回答萧毅的话了。</p>

萧毅见她这幅样子,微微一笑,知道她再聪明,也不能一下子消化自己说的秩序论的道理,日后慢慢参悟吧。</p>

徐华接到差役的通报,急急的迎了出来,刚好听到萧毅的最后一段话,不好上前打扰,也是静静的站在旁边仔细听着。</p>

徐华一看,总督大人身旁还有两个年轻公子,其中一个怎么看起来这般面熟,再一看那不就是自己的宝贝女儿吗?怎么她也跟着来了,急忙朝她瞪了一眼。</p>

徐琳从老爹说来的时候就看见了,看见老爹瞪自己,冲老爹一笑,调皮的吐了吐舌头。</p>

徐华看见女儿的这个样子,摇了摇头。这丫头,如今被国公宠的没个样子了。</p>

萧毅看向徐华道:“徐大人,咱们这就进去吧。”说完,就带头迈步向书院中走去,徐华紧随其后,徐琳一拉还有些迷迷瞪瞪的汪冰柔也跟着进去了。</p>

“徐大人,一切还正常吧”萧毅边走便问道。</p>

“回部堂大人,一切正常。只是有个士子因为不耐暑热而晕厥。下官已经请了郎中给他诊治了。”徐华回道。</p>

“中暑?徐大人有没有让人准备一些消暑之物,譬如绿豆汤,糖藕粥之类的?”萧毅一听有人晕倒,立刻问道。</p>

“这些都有准备的,请部堂大人放心。滁州南来北往的人多,以前就有那从北直隶和辽东过来的人在六七月的时节过来,因为不耐暑热晕厥的。所以下官想到了这,就提前吩咐人准备了!”徐华回道。</p>

萧毅赞赏的看了一眼徐华,自己这个准老丈人确实是个能干实事的人,而且做事又周密细致,很多事情都想到前头去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