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2 / 2)

若幽倒是没想到康熙会如此说,略略思付,便明白了康熙的想法,胤禛如今记在她的名下,不论是玉碟还是史书,她都是胤禛的生母,与团团在名份上并无差别。她是皇贵妃,皇贵妃之子也可算作是嫡子,比之赫舍里皇后所出的皇太子胤礽,胤禛作为与胤礽差了没几岁的皇贵妃所出之子,虽在正统上差着点儿,却也差得并不是很多,都是嫡子,若是康熙喜爱胤禛的话,胤礽的皇太子之位可就悬了,能不能成为大清的下一任皇帝就更悬了,毕竟若幽还健在不是么。

因此,虽然康熙对于若幽教导出来很是懂事儿又懂规矩的胤禛很是满意,却也不想影响了太子目前的地位,如此早的便造成嫡子争位的局面,从而动摇江山国本。

原本应当七岁搬入阿哥所正式入上书房读书的胤禛,若是等到十岁再去,这边是很明确地向众位臣工透出一个消息——作为皇帝的康熙态度是很明了的:亦是嫡子的四阿哥胤禛并不怎么得皇上的重视,也不怎么得皇上的培养。

至于同样是皇贵妃所出的十阿哥,在其他的人眼中,呵呵,十阿哥和太子爷胤礽差了足足十岁,太子爷可以监国的时候,十阿哥还是个刚刚进入上书房的小萝卜头呢,没有可比性。

若幽:呵呵,那是你们不知道,历史上的太子爷胤礽三十好几了还是太子爷还是半君,还在原地踏步呢。

若幽温和一笑,却是认真道,“如此,禛儿他,怕是不能够按着上书房的规矩去温书了。”

康熙一早便想到了,“无妨,老四这孩子你教的很好,又是个聪慧的,少个把时辰温书无碍的,朕会通知上书房着将讲授的时辰延后些,不会误了老四去进学的。”

闻言若幽也放下心来,自家孩子自家知,若是真的让胤禛再回到少年时期的读书时光,若幽觉着要是换了她,再来一遍这样枯燥无味的生活大概要…….崩溃、要…….疯的!

若幽起身对着康熙福了一礼,“如此,臣妾便代胤禛谢过万岁爷恩典了。”

康熙见着若幽并未露出不满而是打心里感谢他,不由得有些无语,如此豁达的女人,他还真真儿是头一回见,那个当额娘的不是希望自己的儿子有出息,到了这丫头这里,倒是只希望孩子们平安富贵便好,飞黄腾达、功名利禄倒是都不在乎。

若幽若是知道康熙的脑回路已经跑到了这么远,定是要翻个白眼儿的:眼前的那些荣耀有什么用,便是官位再高,还不是说贬就贬,我们并不是不在乎权势地位,而是不在乎这些虚的,后世的一位伟人说过“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绝对的实力才是王道,手下有着装备精良的百万大军,便是一个满身铜臭的汉人商贾亦或是一个平头百姓,你皇帝照样也得把人家奉为上宾,你若是不服,那就打到你服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