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司徒王允(2 / 2)

而且这个军事力量要有绝对优势。

但自黄巾以来,地方势力膨胀,即便是董卓手握中央禁军,也难有绝对的压制力。

而且...

司隶说起来也不过是一州之地,董卓若是想要维持现在中央禁军的规模,或者说是增兵,最需要的就是各州郡的赋税输入。

武库兵甲,雒阳粮草迟早有用完的一天。

若得不到地方,亦或是士族的支持,他将会非常被动。

没钱没粮,手下即便是有百万大军,但谁会给你卖命?

是故董卓也是听从了身边谋士的建议,并没有让自己的手下亲信担任显要职位。

任命刘岱为兖州刺史,任命孔伷为豫州刺史,任命韩馥为冀州牧,以张邈为陈留太守,授予袁术左将军之职.....

给了这么多任命,即便是三公,即便是尚书台,也完全是让外人担任的。

董卓自认为自己已经是做出退让的姿态了。

他想要士族的支持。

然而...

这些人根本不领董卓的情。

他们根本看不上董卓。

这些人到了地方,直接组成了联盟,推袁绍为盟主,兴兵反抗。

现在联盟虽然未成,但是风声却不停的传过来。

加之董卓好处给了这么多,你们这些士族依然对我摆着了臭脸。

在不知不觉之中,董卓的态度已经变了很多。

而作为三公之一的司徒,又掌有尚书台,王允自然也是深深的感受到这种变化的。

“唉!”

朱儁长叹一声。

“亏我戎马半生,事到如今,却是什么都做不了。”

王允刚要宽慰朱儁,不想这个时候黑衣老管事缓步而来,在王允耳边耳语一阵。

“吕公明来了?!”

王允眼睛微亮。

“速速将他请过来。”

“诺。”

老管事缓缓后退,朱儁则是愣了一下。

“这吕公明何人?我如何没有听过他的名讳?”

朱儁自认为自己知晓的人不比王允的少,怎么现在他没有听过这个叫吕公明的。

“淮南吕家,还是东平吕家?”

王允重重摇头,说道:“皆不是,他出身陈留郡。”

陈留郡?

陈留郡不是吕家的郡望啊!

“他出身寒门,如今才举孝廉,声名不显。”

出身寒门?

朱儁眼睛一亮。

他就是寒门出身的,现在一听这个吕公明也是寒门出身,顿时就有了亲近感。

“既是寒门,如何会为司徒所知?”

王允抚了抚长须。

“这个....就说来话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