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这书原本是要收钱的!”(1 / 2)

 344</p>

挂了电话,爱德华倒是想睡个回笼觉,然而这怎么睡得着!</p>

本来就有认床的毛病,实际上……如果床上有漂亮异性的话,这个毛病倒也不会发作。</p>

无奈之下,只好起床吃完早饭。</p>

因为时间太早,办公楼还没开门,他顺着林间小路走走,山里的空气新鲜而凛冽让他精神为之一震。</p>

走着走着发现前面有个人,看样子四十多岁,灰白的头发带着副厚厚的眼镜,充满了学究气质。</p>

想来这就是自己的邻居了,爱德华顿时很热情的上前和他打招呼。</p>

果然,这人是斯坦福法学院的的教授理查德·史考特。</p>

史考特教授态度和蔼,没有一丝架子,他对爱德华很热情-因为早就听说过他的事迹,这让某人老脸一红……</p>

双方边走边聊,话越说越投机。</p>

爱德华:“所以,理查,我听说你们这儿有个叫布鲁斯·弗兰克林的家伙,事情好像闹得挺大的?”</p>

他试探了一句。</p>

“嘿,你也听说了?”史考特教授扶了扶眼镜,叹了口气“爱德华,我知道你肯定以为这是****,但我告诉你这不是……”</p>

“嗯?”某人心中狂喜,看来能听到内幕八卦了。</p>

“这么说吧。布鲁斯·弗兰克林教授的案子。首先不是民权问题,其次也不涉及学术自由。这家伙是个混蛋,抱歉,不该说脏话,但他真不是个好东西。实际上校方和他解约的事情,大部分教授都是默许的……少部分不怕死的为此还高声叫好?”</p>

“为什么?”爱德华更加好奇了“莫非这家伙真干了什么了不得事情?而且为什么叫好还得不怕死?”</p>

“他有个组织叫做‘必胜’”史考特教授苦笑</p>

“必胜……”某人脑门开始冒汗,心里说怎么哥们穿越过来之后老是和昭和扯上关系?</p>

这是什么破名字?</p>

怎么1971年的斯坦福会出现这种组织,这不应该出现在瓜岛的地洞里或者硫磺岛的折钵山上么,通常还伴随着武运长久或者天脑黑卡半载这类的撕嚎,那才是正宗的原汁原味。</p>

“这个组织是干嘛的?”他问“激进思潮组织?类似地下气象员那种?”</p>

“地下气象员?爱德华,只能说你有点缺乏想象力,实际上,弗兰克林他在山里”史考特教授用手指了指东边那片丘陵“嗯,他在那儿,训练一群墨西哥的非法移民使用武器。然后,带着这些家伙在学校里扔炸弹和开枪……”</p>

“嚯……”爱德华震惊了。</p>

尼玛,这还了得,弗兰克林是文能讲莎士比亚,武能把人炸成傻x,端的是文武双全!</p>

史考特又指向西边,“就在两个礼拜前,他在‘教员贫民窟’附近扔了一颗。”</p>

教员贫民窟是一栋颇为漂亮的小楼,校方用来给那些年轻的未婚教员居住的,这些家伙通常没几个钱,于是就有了这么个自嘲的名头。</p>

“弗兰克林正在把斯坦福的宁静校园变成越南的丛林,你知道他把他的‘麦尔维尔(melville)和霍桑(hawthorne)’的文学课叫什么?”</p>

“嗯?”爱德华好奇</p>

“叫做‘毛’尔维尔(maoville)和‘胡’(hothorne)(志明)桑,弗兰克林不是教师,他是kb份子是个狂热煽动者。”</p>

爱德华嘴角抽搐,这显然是有点刺激了。</p>

之前耶鲁、哈佛,乃至位于纽约的哥伦比亚等一流大学都闹过学潮,加州伯克利甚至还有学生和警察对抗,学生把警察扔过来的催泪瓦斯再扔回去等壮举……</p>

但闹归闹,最多也就是冷兵器对抗,通常还是警察拿着警棍追着学生到处跑。</p>

最大的乱子是俄亥俄大学的开枪事件,造成两名学生死亡,但这也是警察/国民警卫队在作孽。</p>

根本就没听说过,抗议份子有动用热兵器的,这通常是打着民权运动旗号的nger的做派。</p>

这位弗兰克林教授,倒是一代人杰,直接引领了斗争的新动向,关键是,他还有一堆非法移民的老墨作为部队!</p>

爱德华想了想,把早晨接到电话的事情也告诉了史考特:“你说的这些,和我早晨接到的电话中的说法完全不一样,但我倒是愿意相信你,毕竟我在电话就说了,我们是合众国,不是s维埃。”</p>

“而且”他强调“如果真能证明他干了这些事情,开除是绝对不冤的,如果加州总检察长够威力的话,把他送去吃两年牢饭,这对他与合众国都有好处。”</p>

笑话,带着非法移民在自己的国度里打游击扔炸弹?</p>

听起来很燃很热血,可万一哪天炸弹落到他爱德华头上呢?</p>

再说了,就算不满,你往教师宿舍扔干嘛?</p>

去萨克拉门托啊……找雷根州长啊!</p>

那话怎么说来着,冤有头债有主,出门左转州政府……</p>

“但对他的指控并不是因为这些事情”史考特有些不好意思,小心翼翼的遣词造句“这个家伙非常鬼,他干任何暴力行动时都是小心翼翼的,不让人抓现行,甚至痕迹都很少留下”</p>

“他在校园里暗中活动,用对讲机向小孩和墨西哥人下命令,暴力行动发生时他总是不在现场,但这次我们抓住了一个把柄”</p>

“他在学校里发动了好几个扇动暴力的演说,我们有证据,他还在亨利·卡博特·洛奇大使(美国驻南越大使)演讲时起哄捣乱,以阻挠大使的演讲。”</p>

“这么说的话”爱德华挠挠头,“这显然是个与言论自由有关的案子了,校方的行为和宪法第一修正案的精神是相抵触的。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对他唯一的真正的指控都是因为这个家伙的言论或者叫嚣有关?”</p>

理查德·史考特有点不安,但还是承认了“是的,如果你用孤立的眼光看这个案子的话,就是这样。”</p>

爱德华决定略过这个方面的讨论,因为这会浪费时间,眼下他需要更多的有用信息。</p>

“那么关于律师的问题呢?”他问</p>

得到的回答也早晨的电话大相径庭。</p>

史考特说道:“这个家伙根本不想请律师,他要为自己辩护,这样一来他就可以在庭审时发表政治演讲。如果他真需要律师的话,爱德华,你我都算是这个行当里的人,你觉得以他的名声和案子的复杂程度,只要他开口,会有多少律师免费为他辩护,为的就是可以获得大量的曝光机会……”</p>

爱德华点头,承认史考特说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