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私人助理(1 / 2)

 373</p>

不过短短一分钟间隔,爱德华敏锐的注意到,她的用词从国内变成了那个国家,显然在心理上米沙耶娃已经完成了脱钩。</p>

此刻,米沙耶娃的朋友们都不约而同鼓起掌来,仿佛共同见证了某种宗教仪式的圆满结束。</p>

爱德华非常开心,他摇摇晃晃的站起来,找到一张茶几,可以用来写字,然而却没有合适的凳子,他也不管,一屁股坐到地上,开始把双方刚才的谈话细纲记录下来,然后让米沙耶娃确认。</p>

他将带着这份东西回到美国,在此基础上复原谈话。</p>

最终米沙耶娃会在复原完成的谈话记录签字并进行公正。</p>

回到美国后,爱德华把这些琐碎事情交给其他人。</p>

他本人则一头埋进书桌里平卡索夫的名义写了一份详细的申诉书,指出对其的审判中有那些地方违反了苏联的法律,侵犯苏联宪法赋予其的合法权利。</p>

最终再度强调事实可以证明平卡索夫是完全无辜的-这点可以从负责审理他案件中的三位法官之一的写的证词中得到确认。</p>

当泰勒教授看到爱德华的努力后,不由得大加赞赏。</p>

在这个案子里,主要工作几乎都是他负责,不但飞到以色列挖到了米沙耶娃的宝贵证词。</p>

更妙的是突破口选的很好。</p>

原因是,其他案子,尤其是那些犹太社区的负责人的案子,通常都是被集体起诉的,这些案子大概率是由莫斯科提前定好基调,然后交由下级法院和检察院,后者通常只是照本宣科,最多就是把莫斯科认为的判五年改称判六年或者判四年而已。</p>

这种苏维埃中央定性的案子要翻过来,难度是非常大的。</p>

因为这是整个苏维埃的脸面,俄国人可以认错,但绝对不会在美国人的指点下认错,这是最基本的问题。</p>

而平卡索夫这个案子,从各方面的证据来讲,有很大可能只是德尔本特市的一些人的意见,甚至连杜尚别-塔吉克斯坦首都都不知道具体情况。</p>

这样的话,平卡索夫属于典型的完美受害者,让人挑不出毛病。</p>

同时莫斯科也可能会比较乐意接受此案的重申,并且最终推翻原判决以显示其司法制度是具有强大纠错能力的。</p>

当然德尔本特市肯定有人要因此而倒霉,但活该,谁让他们干活儿那么粗糙呢?</p>

这里面米沙耶娃的证词至关重要。</p>

本案的两大突破口都是爱德华一手操办并且效果显著,这让泰勒对他赞不绝口。</p>

很快泰勒通过外交管道,将这些材料送到莫斯科。</p>

这次反应非常迅速,没多久,他们就收到消息。</p>

塔吉克斯坦苏维埃sh主义共和国最高法院主席团已经作出决定,把平卡索夫的刑期从五年减为一年。</p>

实际上这个时候,平卡索夫已经在监狱里呆了整整十一个月了。</p>

于是他很快就被释放,随即被允许去以色列和家人团聚。</p>

之前考虑到保密和对其他囚犯的影响,苏联犹太人保卫计划对此事秘而不宣。</p>

但现在平卡索夫一案大获成功,塔尔福德·泰勒决定召开一次记者招待。</p>

这个新闻发布会引起了轰动,几乎是所有得到消息的新闻媒体都赶去了发布会现场。</p>

因为泰勒的名气实在太大了,而且他一直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在校园之外的地方很少有人能见到他。</p>

当然作为法学界的泰斗级人物,他的曝光率并不算低,只是多半是出现在各种法律杂志上,外界对他的了解并不算多。</p>

但是当这样一个重量级人物主动要求召开新闻发布会时,媒体当然轰动了。</p>

“嘿,艾德,是我!”生机勃勃的声音,让他眉头一皱……这是拉里·弗林特。</p>

“拉里,很高兴你给我打电话。是碰到了什么麻烦事情嘛?还是说,因为你又在杂志上得罪人了,所以要用到我了?”爱德华调侃道。</p>

“不不不,艾德,你想错了。拉里,我现在可是个虔诚的教徒,我每天晚上都会向上帝忏悔……”</p>

“稍等,每天都忏悔?请问你都忏悔些什么?”</p>

“我为我白天在杂志里的那些文章而忏悔,别说这还真的好用。忏悔之后我睡得特别香,第二天能够精神百倍的继续去骂人……”</p>

“……哦,好吧,愿上帝保佑你!”爱德华无言,和这个疯子说话确实到处充满了惊喜“那找我有什么事情嘛?”</p>

“是这样的,泰勒要开记者招待会,你能不能给我留个席位?我打算派手下参加。”</p>

爱德华无言,心说,大佬,你还真是挺有自知之明的啊。</p>

记者招待会通常不限制入场。</p>

举办者会给各大媒体发去邀请函,而对方的记者会持邀请函入内。</p>

通常会场都会定的大一些,好让一些临时申请加入的人也如愿以偿。</p>

显然,《好色客》肯定不在邀请范围之内。</p>

“拉里……”爱德华额头有点冒汗,拉里·弗林特这个神经病可千万别卷到这种严肃的政治法律事件中来。</p>

要是他自作主张的把勃总的嘴p成某个排泄器官……</p>

好吧,多勃雷宁大使肯定是要提出强烈外交抗议的。</p>

当然,提了也是白提。</p>

毕竟本国总统都享受过这种待遇不是?而且总统也没话说,只能默默承受这一切。</p>

但爱德华还是有些慌,神经病的言行是无法预测的。</p>

而苏联犹太人保卫计划是他实现自己野心……哦……应该说向大人物展示自己的上进心和爱国心的最佳场合,千万不能搞砸了。</p>

“艾德”拉里哀求起来“我发誓,我就是派记者过来,我绝对不给你添乱,甚至,发的稿子都可以提前给你审核!我就要个席位!”</p>

“拉里,我们是朋友,这不是问题,但,但”爱德华挠挠头,“这似乎和你的杂志有点不搭啊。”</p>

“哎,我知道。可是这是好事啊,我说过,我爱这个国家,斯台普顿夫人鼓励我利用自己的平台去爱国!”</p>

“呃……”爱德华怒道“说实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