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维京帝国(2 / 2)

冰岛崛起 夏虫之语 0 字 2022-02-08

奥拉夫通过科举的成功,让万千的平民看到了一百多个考后就得到了官身和所有人尊重的“鸡窝凤凰”。

每一个平民都认为自己活着自己的子孙后代也能像这133个人一样成为人上人。

对于给了大家这个机会的奥拉夫,所有的瑞典平民都真心的拥护,瑞典帝国作为奥拉夫统治环节中最弱的一环,在大清洗和科举的双措并举之下,自然而然的加强成了坚实的后盾。

奥拉夫很高兴科举在瑞典的成功,这说明舶来品也并不是一定会水土不服,只要处理得当,更多的是起到相同甚至更好的效果。

进入6月,所有中举的考生都已经得到了任职和相应的待遇,可是科举考试的热度却居高不下。

丹麦、挪威、芬兰、波美拉尼亚等地的市民农民们得知后因为都加入了北欧雷当,所有也不怕官员了,联合起来都向北欧雷当的桨首、舵首、船区长们提出了抗议,那就是凭什么瑞典开小灶。

都是北欧雷当的维京人,都是总元帅陛下的子民,凭什么瑞典人就能有科举考试,我们就不能有?是瞧不起我们吗?

奥拉夫得知后十分高兴,也知道民意难违,随即下令明年的5月,帝国统治的所有地区,将会统一的举行一次科举考试,选拔出的优秀人员则进入斯德哥尔摩参加自己亲自主持的“廷试”。

为了表示公平,也是为了看看是否到了彻底改组北欧,成立大一统的维京帝国的时候,奥拉夫还授意归化部在各地传播言论,那就是凭什么瑞典人科举考好了能直接进入中央部门,而我们各国各地却要再进行一次廷试,都是总元帅麾下的维京人,要同等的待遇,都是陛下的子民,要相同的仁慈。

所以在舆论发酵吵闹了一个月后,所有的声音都在归化部的引导下变成了请求奥拉夫陛下改更国体,取消瑞典帝国的旧称呼,甚至最好再迁都,如此瑞典本土也就能和其余各国各地同等待遇了。

等到这种声音大到奥拉夫不能无视了,他就像处理维京标准音一样再次邀请了各地区首领和北欧五色雷当的大小首领

、文坛领袖等来到三王冠宫堡,对更改国体的事情进行了专项的讨论。

说是讨论,其实百分之九十的人在私下里都达成了共识,没有共识的人也早就被归化部告知了要如何说如何做。

所以在为期半个月的轰轰烈烈的“国体大议”结束后,所有的维京人都通过每天的报纸知道了更改国体大势所趋,“民意代表们”把真理越辨越明,所有人都举双手赞成。

所以,在1652年的9月份,经过民主的数月的评议后,国体依旧被共同认定为“帝国”,但是瑞典帝国将要被维京帝国取而代之。

同时帝国内将不能再存在任何意义上的国家,也就是说丹麦挪威联统王国、瑞典王国、冰岛公国、波美拉尼亚公国等国家都要被取消,然后化为独立行省存在。

维京帝国体制下将只有行省、总督区,以及之下的市、区、镇、村,原有的所有公爵一下的封爵保留,但是领地将失去自治权,而只保留税收权和土地所有权,同时维京帝国将会通过减税免税的手段弥补失去领地自治权的爵爷们。

9月28日,瑞典帝国正是更名为维京帝国,同时远在北美的文兰殖民地也升级为维京帝国下的北美文兰大总督区,而且暂时由玛格丽特皇后兼任大总督,未来将由太子担任。

北美文兰大总督区之下则被拆分为五个总督区,分别是哈达尔总督区、魁北克总督区、易洛魁总督区、先知城总督区、普利茅斯总督区这五个总督区,每个总督区享有帝国体制内和任何行省同等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大总督府则等于副首都。

除了文兰殖民地有了大变化,维京帝国在北欧的本土也进行了改动,冰岛公国改为冰岛将军总督区,总督暂时为维京雷当的五位将军轮番担任,挪威、瑞典、芬兰都是南北狭长的地形,所以挪威按照南北分为了上挪威省和下挪威省,上挪威省的省会为特隆赫姆,乌拉夫担任上挪威省的高官,同时兼任特隆赫姆市长,而且还是挪威公爵。

瑞典和芬兰跟挪威一样,也被拆分为上瑞典、下瑞典、上芬兰、下芬兰各两个行省,同事都是北部行省面积明显大些但人口少很多,南部行省人多但土地面积少。

丹麦由于靠南,地理地形又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挪威、瑞典、芬兰完全不同,按照丹麦独特的国情,奥拉夫则是以东西方向将丹麦划分为两个行省。

日德兰半岛为西丹麦省,西兰岛大区以及相关岛屿化为东丹麦省。

波美拉尼亚公国也被从什切青东西分割为两个行省,东普鲁士和利沃尼亚还保留为总督区,波罗的海东岸的五个港口城市则一部分划入下芬兰,一部分划入利沃尼亚总督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