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隐忧和打气(2 / 2)

重生校花凶猛 云空行 7357 字 2019-10-09

她是没有多少大追求的人,对于眼前这个日子已经很满意了。

“好了,闺女,今天咱们不说扫兴话,你爸还没有走马上任呢就泼冷水,合适吗?”李福生看气氛有点低落,也转口道。

“来,为极光院线未来辉煌发展,为咱们家日子越来越好,干杯!”

“干杯!祝老爸大展宏图!”李小青毕竟也是上大学的人了,知道老爸走到今天不容易,既然今天是高兴日子,扫兴话真不好多提。

反正老妈说得好,极光传媒上市,对家里那是实实在在的大利好,上千万的收益,自己申请国外大学,真不用考虑是有奖学金还是没有奖学金,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了。

这样一想,李小青也很快想通,家里马上就恢复热烈的庆祝氛围。

李家这个小插曲,柳若依肯定不知道,如果她知道的话,说不定出于某种乐趣会给李小青打一个赌,这个比她小点的女孩虽然说也学金融方面的东西,不过看来比起她当年要差多了。

柳若依前世做投行虽然没有如现在这种非常确定性的先知先觉,但是对于未来产业趋势发展的研究和判断,那是相当有一套。

所以从事投行十年,柳若依成绩斐然,在圈内都是有名的投行铁娘子。

敢打敢拼,眼光还比较准,投行业务成功率远大于失败率,投资回报惊人。

做出了院线投资的决定后,柳若依就不会再多关注这事,在她看来,薇薇安关注一下进展,看看今年拿下多少商业地产,开通多少影院就知道下面有没有糊弄了。

如果结果同她给出的计划相去甚远,柳若依不介意将极光院线管理层搞掉重新换能明白自己任务的人上去。

资金不缺,这种事情都还做不好,这样的尸位素餐角色早开掉早好。

现在柳若依在忙一件大事。

梁柏恒收到消息说,内地有一家地方性银行在引入战略投资者。经过老梁的初步接触了解,感觉还是比较靠谱。

这事就报告给了柳若依,柳若依一听银行的名字,马上拍板,立刻给对方接洽,这个战略投资者,永祥银行一定争取拿下。

“annie,我确认过了,兴龙银行那边开出了方案价码,要求至少以pb 1.8以上,最大认购股份不超过百分之二十五,但是最少融资额不低于二十亿元。目前,我了解的情况是,他们的总资产是xxxx亿,净资产是xxx亿......”

飞机上,梁柏恒将情况简单介绍了一下。

这次来得匆忙,因为柳若依听到消息后一刻都不想耽误。

对于她来说,将永祥银行打入内地市场的想法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但是在现在的内地金融监管政策来说,柳若依知道这些都是痴心妄想,内地能够在金融行业做到的极限,即便十多年后都没有太多的让步,境外银行虽然说进入内地已经有政策,不过限制之多,也就是进去做做样子,完全没法放开手脚发展。

类似兴龙银行这种肯放出股份来的内地银行,只要不是太偏僻的地方性银行,柳若依都想吃下来。

现在她手里完全不缺资金了。

刚刚炒完的一波石油期货,让柳若依的资产膨胀了无数倍,账上上千亿的现金,以内地银行业的现状来说,投资一二十家区域性银行都没有问题。甚至巨无霸的国字号银行,柳若依现在都有能力参与!

只是不见得给她这个机会。

兴龙银行这个事情,别的投资者可能还需要搞很长时间的尽职调查之类,以确保投资风险得到控制,但是对于柳若依来说这些都不需要。

这家银行能够从地区走向全国性,成长性和主事人的能力毋庸置疑。

闭着眼睛投就对了!

所以,对于梁柏恒的基本面介绍,柳若依并不放在心上。

“目前,香江这边有恒生银行表示了兴趣,同时据说还有俩家战略性投资机构,ifc和gic也在开始接触,有意进行投资,从初步交流来看,这几家投资者希望的pb值是1.5,溢价太高了,这些机构投资者很难接受,毕竟短期看,兴龙银行上市还是比较困难,他们成立时间虽然不短了,但是业务网络和业务范围还是非常有局限性。”

“不能短期ipo上市,战略投资者的资金就会套在这里,对于这些风险投资资本来说,时间成本太高,他们会选择放弃,转而投资那些互联网企业一类容易上市的企业。”

“这个案子,我同他们管理层聊过后,咱们再来谈投资的策略。”柳若依淡然回答道。

“对于内地投资的考量,在我看来,最主要的是看管理层思路,然后是看未来的成长,当前价格的高低都是其次。”

对于柳若依这个独特的观点,梁柏恒只能报以苦笑,理论上他真是无话可说,但是这种战略性投资,如果说价格都是其次,梁柏恒还真是很难苟同。

“老梁,这事我今天多给你嗦俩句,因为未来你这边的业务重心是放在内地市场,”看到梁柏恒有点不以为然的表情,柳若依知道要给他提前打预防针了,以免梁柏恒执行中误解自己的战略意图。

“看内地企业,目前来说最主要的就是看团队,团队给力,以内地的市场容量,几乎大多数行业都有年增长超过50%连续发展很多年的优秀企业出来。”

“你看兴龙就是这样,资产、存款、贷款等主要业务指标,刚刚你说年均增幅都超过50%。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投资机会。这样的企业,今天就算pb 2拿下又怎么样?可能两三年发展后pb就降低到1了。所以说估值pb 2贵不贵?完全不贵啊!”

梁柏恒听柳若依这样一分析,他也是老投行,还是真是这个理,只是,50%这种高增长能够持续吗?

“别担心增长率问题,”柳若依仿佛看到了梁柏恒内心深处的怀疑,“未来内地经济总量,我估计将以接近俩位数的发展速度狂飙猛进,我观察至少5年内都是这样。”

2002年内地经济成长率超过9%,柳若依做出这样的预测也算是主流经济学家们的看法,并不让梁柏恒奇怪。只是梁柏恒没有发现任何一个经济学家有柳若依这样说起来信心十足。

毕竟以内地这个庞大的体量,长期维持2位数经济增长率简直史无前例。

“所以,如果在这个市场中采取相对进取的心态做事,任何一个细分市场都是黄金发展的机会。比如我旗下极光传媒,就准备从院线切入,别看内地现在电影票房就十多亿水平,可是要不了几年就会变成60亿,100亿了,甚至十多年后发展到几百亿都不稀奇!”

“内地有十几亿人口,一旦发展起来,只要我们肯简单量化推演一下就知道,任何一个行业的机会都是一个现在我们想象不到的大数字。”柳若依接着给梁大师洗脑一样打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