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进宫(2 / 2)

燕山谣 木葳 0 字 2020-11-13

进而不过一早上,就传出了种种的谣言来。以至周嬷嬷派去马房调车调人的丫鬟,竟被当面顶了回去。

大概,若他当时不自告奋勇,管事房除了拖延之外,就只能去街上给郡主雇辆车了吧。

可郡主是打算进宫的啊!

虽说他是个粗人,却也心里清楚。若真让郡主坐街边雇来的马车进宫,别说公主府会没面子,连郡主都会被人暗里笑话哩。

说来,老吴头在今早以前,对丹阳郡主还只是远远见过两面罢了。

但他虽没甚大本事,脑子也不够聪明机灵,却有本能的直觉,且也相信自己的感觉。

能想着一个府中最普通的下人还没吃早饭的姑娘,怎么也不会是胡搅蛮缠,无理取闹的人。更不可能是众人猜测中,故意苛责下人的可怖主人。

也因此,当他听说郡主要急用马车时,就毫不犹豫的愿意将丹阳郡主的急事,当成自己的急事。

可能,他这趟走下来后,回府就有麻烦会找上门。

但与其事后因袖手旁观而后悔,不如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

至于事后会如何……

一念及此,老吴头抬手拍了拍后脑勺。

反正无论如何,起码今晚他是能睡个好觉的。

————

一路急行,公主府的马车很顺利的抵达了皇宫的东的,东华门外的下马碑前。

此处朱红色宫墙的正中,一座比城墙更高的巍峨城台静静伫立,其下点缀的汉白玉须弥座,直延伸到三丈开外。

城台上建有城楼,宽五间,进深足有三间的主楼,梁柱均用墨线大点金旋子彩画,重檐庑殿顶上则都被琉璃黄瓦层层覆盖。

如此精雕细琢,金碧辉煌的整座东华门,映着日光,璀璨的让人难以直视。

而这里,只专供太子萧瑾平日出入,也是距离太子的东宫,端木宫最近的地方。

高俊的城台当中,则辟出的3座卷门。卷洞外方内圆,其中任一都可同时容两架马车并驾而入。

不过,此处的三扇卷门虽都是大敞四开着,其实,真正走人的,允许外人进入的只有最右侧的一个。

且门内外都有御林军严加把守,秩序井然的甚至比金水桥前有过之而无不及。

无论何人想从此处进宫,又或拜访太子,都需事先递上拜帖,等待通传。

但丹阳却并不在此列,她甚至都不用下车,只掀起车帘,对相熟的守卫略点头后,就被直接放行通过了。

且还不止如此,在城门处专门负责通传消息的小黄门,在看到丹阳,立刻热情的上前招呼道:

“郡主,您来啦。太子殿下这几日都念叨着您呢,奴家这就去门内外您备下肩舆。”

话毕,小黄门灵巧的打了个千儿。之后就立刻转身姿势端正,脚下却如风的办差去了。

丹阳嬷嬷看着远去的背影,片刻后才在车轮的吱呀声回神,抬头望向已看不到刺目金光,但仍没来到眼前的城墙。

有多久了呢?

自上一世,家中变故突生之后,她就再没来过这里,也再没见到过太子哥哥。

直到最后的相见,也不过是她随着来宫中吊唁的命妇身后,远远的对着一块看不清字的黑木牌位,恭敬的叩首。

甚至连哭声,她都要按照旧制礼数,随众而为。不能大声,也不能超时。

一念及此,丹阳不知为何,心中再次又如那晦暗的一日,酸涩憋涨的几乎窒息。

只能猛弯了腰,大口大口的无声喘息,无声的流泪,才能不至彻底昏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