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争执(新书发布了,欢迎支持!)(2 / 2)

“你们觉得的有没有这种可能?”

此时罗斯福显得有些犹豫,他很难想象,在这个时代,一个国家会占领另一个国家,在这个工业发达与民族主义的时代,占领一个国家是非常困难的,英国进攻一群农民尚都遭受重创,更何况是中国去占领像日本这样的一个国家。

“也只有这一种可能,可以去解释现在中国人开出的这个条件,或许,他们的目的正在于此。”

费尔班克斯点着头。

“他们的目的就在于让日本主动拒绝我们,所以,在昨天,梁部长才会透露出一个错误的信号给我们,他表示这一切都是可以商谈的,实际上,最终目的应该是让我们把这一信息传达给日本人,从而让日本人主动拒绝这一条件,为他们下一步的对日本本土的占领铺平道路。”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就不得不做出认真的考虑”

罗斯福在思索片刻后又继续说道。

“可以肯定一点,无论如何,日本的灭亡,对于美国而言,都无异于一场灾难,至少对于远东的平衡来说,日本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唯一有能力在未来平衡中国的国家”

在说出这番话时,他又把话声一顿,思索一会后。

“如果我们支持中国人的提出的这一条件,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呢?”

一声反问,使得椭圆型办公室内的众人一愣,他们思索片刻后,塔夫脱首先回答道。

“那样的话,同样也是一场灾难,如果赔款的数量不能保持在一个适当的限度内,而是远远的超过日本政府能够承受的范围内,给日本政府造成过度的财政压力。将很有可能导致日本政府崩溃,这样的局面同样不符合美国的在远东的利益。”

“无论是让日本割让的大面积国土,或是150亿日元的赔款,都有可能导致日本政府的崩溃,如果日本接受这样的条件的话,那么他们无异于等于将国家拱手相让的中国,以日本人的性格来看,他们接受这些条件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一丝可能”

费尔班克斯认真的说道,然后他又凝神思索片刻。

“所以,现在对于我们而言,可以说,除非我们准备武力介入中日之间的冲突,否则,无论是日本拒绝这一媾和条件,或是接受,那么都将会在远东出现极不利于美国的一面。”

“为了日本,武力介入?”

塔夫脱几乎立即开口接到。

“国会有可能会批准吗?你的意思是,我们要向中国宣战吗?这是我听说过的最荒诞不经的建议了”

“我只是提出一个……”

“一个想法是吗?为了你的一个想法,我们要让我们的舰队绕过麦哲伦海峡然后不远万里的,去当第二太平洋舰队吗?”

接着塔夫脱又继续说道。

“总统先生,我认为,我们现在,唯一应该做的事情是,就是发挥调停人的作用,把中国人开出的条件转交给日本,至于日本人是否接受,那是日本人自己的事情,我们,我们顶多也就是在谈判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尽一切可能,降低中国人的要求……”

“能降底多少呢?”

费尔班克斯立即反驳道。

“好吧,让中国人少要一座岛屿,也许吧,也许有这种可能,好吧,再让中国人降低赔款总额,150亿,好,也许中国人会慷慨的减少十几亿,可剩下的,仍然是日本不可能承受,也是不可能接受的,如果他们接受的话,他们的政府就会崩溃,未来几十年内,日本都不可能再有力量去平衡中国……”

“那至少日本还存在,总比一个国家彻底灭亡更有利,法国人输掉普法战争的时候,全世界都以为,法国一定会自此没落,可谁能够想到,十几年后,法国就再次崛起了呢?相比于中国,日本有日本的优势,日本的优势在于其向欧美学习数十年,他们会很快恢复过来……”

听着他们的争论,罗斯福有些头痛的揉了一下额头,大家总是这么争论不休。

“也许,我们可以将赔款问题移交海牙国际仲裁法庭裁决,就像5年前在中国赔款的问题上,我们不也……”

一直未介入到争论中的查尔斯?约瑟夫?波拿巴,终于在争执不下中提出自己的建议。

“这是一个好主意”

罗斯福心下刚冒出这个念头的时候,塔夫脱却面带讥色的说道。

“是啊,五年前,柔克义将赔款问题移交海牙国际仲裁法庭裁决。然而,海牙国际仲裁法庭裁决的结果是支持七国列强的,当时我们就犯了这么一个错误,如果我们这么做的话,无疑就是让中国的赔偿要求合法化,最终连一丝回旋的余地都没有”

“那是因为七国的要求,海牙国际仲裁法庭不可能去拒绝七大国的要求”

“如果中国向欧洲各国表示,他们愿意用赔款向各国购买巨额的工业机械,那些国家有可能会拒绝帮助中国人吗?如果中国表示愿意向美国购买十亿美元的机械设备、轮船,而我们仍然拒绝支持中国人的要求,那么工业界就能把白宫的房顶给掀开”

最后塔夫脱又继续说道。

“总统先生,我们介入这场谈判的目的是什么?”

不待罗斯福回答他的问题,塔夫脱又继续说道。

“当然,是为了亚洲的和平,但是现在,中国人的要求,却使得美国陷入两难的境地,无论是促成这次媾和或是任由事态发展下去,都不符合美国在亚洲的利益,但是……”

塔夫脱在说话的时候,拿出那份依柔克义发来的电报制成的文件,翻到其中的一页。

“外交大臣梁敦彦阁下,在提出条件时,特别强调到“大使阁下,这只是我们提出的条件”,其间又特意强调“提出”两字,其用意显然是在向英美两国传达一个信号,在中国政府内部,并非所有人都支持提出这一条件,这一条件应具有很大的回旋余地,至少在梁敦彦是在传递某种信号”

望着总统,塔夫脱认真的说道。

“我个人相信,梁敦彦所传送的信号非常明显,在中国政府内部,并非所有人都赞同他们的皇帝陛下或者军方,试图占领日本的决定,他们希望达成媾和,而这一条件或许是中国政府提出,旨在让日本拒绝其要求,从而明正言顺选择入侵日本本土,但实际上,对于中国政府内部的反对者而言,他们却视此为机会,假如说,日本愿意做到谈判桌前,而我们可以发挥作用,也许,我们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你的意思是……”

翻开面前的文件,罗斯福仔细推敲着那一句话中表达的意思。

“也许,中国政府内部有人希望通过谈判结束战争,但是必须要得到足够说服其皇帝的赔偿”

(新书发布了,书名:新纪元1912,希望大家能够继续支持无语,支持无语的新书,这本书应该是一个很爽的故事,不会再有任何纠结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