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国术(2 / 2)

华子对自己的防御倒是自信,见枪匠硬扛自己一拳,现在倒是不闪不闭,深呼吸凝神等着枪匠打来。

枪匠的一双手掌打在华子身上,原本看似轻飘,却又忽然变着,一双肉掌猛然加速,带着对力量的领悟含着寸劲打在华子身上。

华子感觉这两下打在自己身上,不痛不痒,但是脚步却不由自主的旋转起来。这时候华子才明白,原来这里面还含有这样的暗劲。

身形错位时,华子借着劲道走了两步,心头却有另外一番感悟,好似回到了篮球场,身体内没缘由的多出一分暖洋洋地力道。

脚步移动中,华子地大脑也在思索,这是为什么,原本还是手下败将的枪匠,居然利害了这么多,脑袋中开始消化老松传授给自己地武艺。华子也摆出一个怪异的起手势。

枪匠想不到华子的应变居然如此迅捷,赞允的点头,而后又踩着奇异的脚步接近华子。

华夏拳法源远流长,历史的长河中有过很多的无数高手,更有一些内家高手成为了传奇。而他们就是通过这一招一式的苦修,加上自己傲人的天赋。

其实这些传奇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对力量的领悟。谁对力量领悟的透彻,谁就能成为宗师。而这些大宗师开宗立派后,为了怕后人忘记了这种力量的领悟,便创造了一些招法,让后人研习,并且来领悟力量。

经过百年苦难的华夏,武学被摧残很多次,首先是满清统治的时候阉割了一次,到了满清后期,清末民初的时候,又被阉割了一次。至于十年浩劫中,更是被阉割的彻底干净。所以现在武学高手凋零。

而大明初期的武学那是百花争鸣,元朝的统治者必然要面对来自民间的挑战,而这些挑战官府的家伙,想要活下去,怎么办?习武啊!

于是各个武学门户都广收门徒,而朱元璋成了明朝后,他的身边还少内家高手吗?

枪匠经过这段时间学习,已经逐渐的领悟到力量的真髓,并且学会了如何调动体内的内功,现在跟华子交手,能不自信吗?

拳脚带风,枪匠追到华子的身边,左脚踢向华子的迎面骨,角度非常的刁钻。现在正是华子移动的间歇,旧力刚尽,新力未生的时刻,一下被枪匠打了个措手不及。站立不稳摇摇晃晃的就往后栽去。

看着华子往后栽,枪匠往前冲去,这时候华子的身体可是满是破绽。瞅着一个空档,枪匠抬起脚又踢向华子的胸堂,大家都觉得胜负已定。

华子的嘴角却露出一抹的招牌微笑,身体的暖流移动,华子立刻站定身形,身体一旋,单手抓住枪匠踢来的脚,另只手带着劲风砸在枪匠的脚底。

一声清澈的交击声,让人错愕。更加错愕的还在后面,这一招居然是虚的,华子体内的内功转移,抓住枪匠脚掌的手臂一抖,枪匠的身体自然不稳,华子躬身侧步,手臂与肩头带着浑厚的力道,一起撞在了枪匠的身体上。

轰嗵一声,原本就站立不稳的枪匠,像是断了线的风筝,一下飞出去老远,成太字型,摔在雪地中。

周围的人一片哗然,他们根本就想不到,原本胜负已分的战局怎么又会出现转折,看着华子的应变,大伙儿不由得看向地面上的脚印,看似杂乱的立足不稳,其实却含有一定的韵律,每一脚的深浅都相同,看来是惑敌。

枪匠深呼吸让体内杂乱的气息修整后,弹身从雪堆中闪出,看着华子好似刚刚认识一般:“太极推手,虽然不是形似,但是却很神似。特别是你用的那股子内劲,温和而不霸道,是不是又遇到了什么名师,指点了你?”

华子摇头说:“没有遇到什么名师,我就是最近在学习控制自己的力道,若是我能够把力道控制好,体内就会多出一股子暖流。”说话间两个人往前走,华子还不由得提醒:“好似我在打篮球的时候,这股子力道特别的浓郁。”

打篮球!枪匠的双目圆瞪,不由得怀疑华夏国术怎么能跟篮球扯上关系,听着华子的具体描述后,枪匠这才有些释然。

“你是在纵身跳跃的时候才会有这样的感觉,也就是说你体内早就有了内劲,而你不知道怎么运用。”说到最后枪匠看华子的眼神,就好似看到了怪物。

华子摸着自己的脑袋无奈的说:“我也不知道怎么会是这样,接下来应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