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父子夜话(二)(2 / 2)

“好,”李德财麻木的同意了。

“可经常从村里邮寄和收发信件人们要怀疑的,家里这种状况很难解释。”李德财质疑道

“爹,我是这样想的,我来写,以我哥的身份发表,我哥是大学生,发表文章很正常,我哥出名了,将来毕业找工作都不吃亏。”李之重答道。

“这样好,这样好。”李德财高兴地说。

一个家里,兄友弟恭,相互照应是父母乐见其成的。

“而且绝对不能让人知道是我写的,闷声发大财可以,还有四个月,争取赚一千块。”李之重强调着说。

“好,你先写,你哥八月十五应该回来,没几天了,让他看看能不能发表,另外和你哥也只能说读书开窍了,其他政策什么的千万别说。”李德财谨慎地安顿道。

“好的,”李之重答道,深感父爱之重。

李德财放心了,对四个月赚一千元不抱希望,整个家庭一年到头除去吃喝,连五十元也存不下来,很多人家都是负债活着。

不过二儿子考虑的很周到,还顺手帮了他大哥一把,想想都觉得欣慰。

李凤凤回娘家了,那是李之重以父亲的名义请回来的,李德财安排大女儿给二儿子办休学,暂办一年,原因吗就说病了,一看书就头疼。

李老师有些莫名其妙,可摄于父亲之威没敢多问,具体事情自己到学校可以搞定,也不是什么大事。

李德财给了二儿子五元钱,是一张淡棕黄色为底,印有戴前进帽与墨镜的炼钢工人,手拿火通条工作造型的纸币,因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特殊的设计理念是迄今唯一在世界上获得过大奖的纸币,本地人称之为“红炉锥”。

李之重到了合作社,文具类买了一根“金星”钢笔,一块二;稿纸五本一块;大瓶墨水四毛五;八分钱的长城邮票买了五张四毛,五分钱牛皮纸大信封五个两毛五。

生活用品牙刷一把三毛,中华牙膏一支三毛六,香皂一块儿四毛五,肥皂一块儿三毛三,水果糖八块儿一毛。

“四块八毛四,”李之重在售货员噼里啪啦的算盘声中说,售货员抬头看了一眼李之重,又接着算。

“还真是四块八毛四,老李这个儿子也很厉害。”售货员和旁边的同事说,一个村的基本都认识,看来大哥上大学带来的影响力还在。

东西有点多,现在也没有塑料袋一说,售货员也在观察李之重,看他怎么带走。

只见李之重先把墨水瓶拧紧,瓶口朝上单独装裤兜里,脱下外套,把东西一兜,冲售货员笑了笑,拎起来就走。

一次性买这么多东西,而且花了将近五元钱,母亲从中午唠叨到晚上,晚上唠叨到第二天。

尤其买的香皂、牙膏和牙刷等让她深感痛惜,屁大个孩子买这有啥用,吃不能吃,喝不能喝的。

钢笔还买一块多钱的,五六毛的就不能用了,信封邮票又要干吗,搞的李之重一看见她妈赶紧就走,要不就那几句,翻来覆去地说,真是受不了。

当然剩下的一毛六必须上交,马玉仁别看不识字,简单的心算没问题,问了两次价格,准确的算出了剩余款的数额。

两个小的又可以高兴几天了,有糖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