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1978年的第一场雪(二)(2 / 2)

“为啥你刚才不停搅动湖底,水都黑了,万一有鱼都看不见。”李之重又问。

“奥,搅动就是让鱼缺氧,慢慢的会自动跑到窟窿眼处呼吸,这么大的湖,水一会儿就清了,等等看。”李来宝正说着。

“有鱼,大鱼。”远处最早开的那个孔边上,观察已久的三宝大叫了起来。

“别动,等我过来。”李来宝拿起捞兜子就跑。

李之重一行人全都跟在后面,跑了几步又停了下来。

“你们先别过去,这么多人,不要把鱼惊走了。”李来宝吩咐着。

“好吧,”一行人无奈答应着。

“真是大鱼。”李来宝低声的说着。

从探出水面的鱼嘴和两条胡须就能直接判断。

张开的嘴足有茶杯口粗细,须子有七八公分长,一闭一合的大口呼着气。

“三宝,你千万不要动。”李来宝安顿着说。

自己斜端着捞兜子,捞兜子头冲下,慢慢靠近冰窟窿。

轻轻将捞兜子探入水面,缓慢的伸向鱼的尾部。

待到伸到一半时,猛地向下一推,忽的往上一抬。

多半个鱼身落入网内,马上提起捞兜子,连兜带鱼甩出了水面。

一条金灿灿的大鲤鱼翻出捞兜子,在雪地上剧烈的翻跳着。

三宝这时也扑了上去,不是抱鱼。

而是双手用力往外推鱼,防止鱼再跳回去,这算是最聪明的应对方式了。

抱是肯定抱不住,一条五六十公分长十几斤来斤的鲤鱼。

就是在雪地上,一个大人都难以抱住。

鲤鱼翻滚着,一尾巴正打在了三宝的脸上,顿时鼻血长流。

远处一众人等这时也跑了过来,都去围观大鱼。

李之重看了一眼鱼,也有些小激动。

毕竟在冬天有这么新鲜的鱼,还是极为罕见的。

三宝自己正在敷雪止血。

农村孩子不娇气,这都算不上伤。

大把的雪揉在上唇和鼻子上,几次搓下来,鼻血也不流了,脸好像也干净了许多。

一旁的一个小孩连这点血也没放过。

居然用铁锹把带血的雪铲倒了冰窟窿,号称有腥气,可以吸引草鱼,让李之重无语了。

大鲤鱼终于蹦不动了。

零下二十多度的雪地上,不一会儿全身都硬了。

只有腮还能偶尔开合一下。

大鱼出水以为是个好兆头,再后来就没有这个好运气了。

大点的上了两条鲤鱼,都有二斤多。

小的有七八斤杂鱼,以鲫鱼和餐条为主,也算收获颇丰。

天本来是阴天,雪花又飞了起来。

野外的风一刮,那是真冷。

加上大家鞋都湿了,再有就是站在冰上,阴寒至骨头。

天野逐步暗了下来,李来宝吆喝了一声,收兵回营了。

到家后,各回各家,鱼肯定是李来宝家的。

一来他最大,二来工具全是他家的,别的孩子充其量就是玩儿了一趟。

不过李之重有意外惊喜,当然他父亲面子肯定多一些。

到家没两分钟,三宝就端个盔子过来了。

一条鲤鱼,十几条大点儿的杂鱼,说是他爹让六爷爷尝个鲜,马玉仁没推迟就接了下来。

晚上炖鱼又是一大家人大姐一家人,二姐一个。

按照母亲的说法,叫“一个鹌鹑十八担汤。”意思肉少汤多,也有狼多肉少的调侃。

甚至还有预约鱼汤的,刚刚她妈就是一个。

听说李之重家吃鱼,他们就准备吃米饭,等鱼熟了,自会过来要鱼汤的,这在村里很正常。

不过家人在一起就是一种幸福,李之重很享受这种氛围。

另外大姐也不是空手来的,两只冻得硬邦邦的兔子。

那是姐夫的姐夫大雪天的一部分收获,利用雪大兔子跑不快,火枪打的。

现吃已经来不及了,只能等下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