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金上京(2 / 2)

一片平坦的田地中,公路边矗立着一栋灰色花岗岩颜色的高大建筑物,主楼的顶端是鎏金的五层塔顶,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从远处看整体造型有点像高耸的金帐。车开到门前,大门左侧做成深灰色城墙样式的墙面上,写着金上京历史博物馆几个大大的黑字。

博物馆的对面就是金上京会宁府遗址,侧面就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祖陵,三个地方在一起,非常方便参观。

“来的早了,人家还没开门呢!”

耿三强跑到门口一问,开门要九点,还差一个小时。

“没事儿,那就先去对面的遗址。整个金上京会宁府遗址的面积大了,圈起来的应该就是一些核心大殿等建筑物的部分,你看那边都是开放的,咱们先去那边看看。”骆云峰用手指着旁边的一大片玉米地说道。

“在哪呢?我怎么没看到?那边也没啥啊?”耿三强看了半天也没看出啥名堂。他哪里知道,骆云峰现在的目力是他没法想象的。

“跟我走吧!”骆云峰往旁边的田埂小路走去。

两个人穿过一片玉米地,在田地尽头就看到了一米多高的土墙。这些经过几百年风吹雨淋的风化的夯土墙并不是很宽,两个人跳了上去,往四下张望。

“这里的夯土墙不宽,应该是内城的宫墙,外城的城墙应该在更远的地方。宫墙的这里面,就是当年金国的皇宫,圈起来的那部分应该就是皇宫的主殿遗址。其实这些大殿不管曾经多么宏伟壮观,现在的遗址也就都是剩下了一些土台墩子了。就连辉煌如大唐的大明宫含元殿,如今也就是一个大土堆,何况这金国的小小都城,那边不去看也罢。”骆云峰跟耿三强说道。

“这就是金兀术的老窝呗?”耿三强问道。他和绝大多数人一样,对于女真人建立的金国这个政权的印象都大多是来自于评书《岳飞传》。

“就算是吧,虽然他不是出生在这里,但他最后是病死在这上京会宁府的。”骆云峰回答道。接着他又跟耿三强说道:“金兀术的本名叫完颜宗弼,兀术是他的女真名,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第四个儿子,所以评书里都称他四狼主。他可绝对是金国的开国功臣,和他二哥完颜宗望,堂兄完颜宗翰都是一等一的名将,灭辽、灭北宋都立下了不世之功。北宋称臣后,1142年完颜宗弼回到上京,直到1148年病故的七年之间,独掌军政大全,位极人臣。而且他一生战功赫赫不说,还能重用治国理政的人才,也真算是一代豪杰了。”

“豪杰啥啊?把咱汉人欺负的够呛,皇帝都被他抓了,还豪杰。”耿三强撇了撇嘴。

“呵呵,女真、包括女真后来被皇太极改了名的满洲族,还有蒙古,今天不都是我们56个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嘛,现在来看都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嘛。”骆云峰跟耿三强开着玩笑说道。

“啊?怎么清朝的满族也是女真人啊?”听到这里,看了几部清宫剧,自认为比较了解清朝历史的耿三强问道。

“是的,满族也是女真人。严格来说是满洲族,满族只是一个简称。”骆云峰看着被风吹的微微摇摆的玉米田,停顿了一下接着说:“清朝在最初努尔哈赤建立政权的时候叫后金,就是因为他们女真人的祖上建立了金国,所以他才叫后金。清朝入关前,为了消除汉人对女真的族名和金这个国号的排斥抗拒,清太宗皇太极在盛京,也就是今天辽省的沈城发布诏令,改国号为清,族名也由女真族改为满洲族。所以说,少数民族虽然没有汉族那么悠久灿烂的文化,但是也不乏完颜宗弼,皇太极这样文韬武略的雄主。”

“时间差不多了,咱们去博物馆看看吧。”骆云峰招呼着若有所思的耿三强。

九点整,两个人进了金上京博物馆。这个博物馆比较小众,地理位置又比较偏,来参观的人不多。而且时间又是一大早刚开馆,整个展厅里只有骆云峰和耿三强两个人。临近中午,两个人把地上五个、地下四个,共九个展厅都细细的看了一遍。那些展示金国历史和生产工具、战争兵器的展馆骆云峰看的很快,但是在铜镜馆他停留的时间最长。

博物馆的这个铜镜展馆给他留下的印象最深。这个展馆一共分10个单元展出了阿城附近出土的246面铜镜。除了鱼纹镜,海兽葡萄镜,鱼化龙纹镜,铭文镜等以外,还有很多皇家专用的龙纹镜。虽说博物馆的文字介绍说这些铜镜代表了金代高超的制镜水平,但是骆云峰知道在那个北方少数民族连做饭的铁锅都做不好的年代,他们就能制作出这么精美的铜镜那是基本不可能的,何况铜镜的制作那可是代表了青铜器加工行业的最高工艺水准了。看完这个展馆,骆云峰更加坚定了在金上京这一带一定会有隐匿的宋朝藏宝的判断。

“行了,金上京也看完了,咱们该吃杀猪菜去了吧?”耿三强打开了车门。

“走,那就去尝尝!”骆云峰也有点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