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炸锅了(2 / 2)

“我说亲哥啊,咱没事儿不带这样的哈!人吓人会吓死人的好吧。”

骆云峰和常春华站在楼梯口等着带人上三楼,可是半天也不过来人。最后还是孟祥东他们几个县里的领导先过来了,于是常春华就先陪着他们上了三楼。

又过了近十分钟,杨安云和陆岩松这才走了过来。

“我说小骆啊,我说你怎么捐幅孙位的《高逸图》不疼不痒的呢?原来家里还有这么多好的!”陆岩松说到。

杨安云也说:“骆馆长啊,一下展出了这么多传说中早已毁掉了的真迹,你这是想要制造大轰动啊!”

骆云峰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好“嘿嘿”的笑了两声。

杨安云说道:“不行,我们国博得从你这里租借几幅,回去搞个专题展览。”

“呵呵,好说好说。杨馆长,这事儿咱回头再说。”

有些先回过神儿来的地方博物馆的人,见杨安云陆岩松和骆云峰站在楼梯口说着什么,也就逐渐的凑了过来。

骆云峰一见,便招呼大家上三楼看一下。

本来大家都以为二楼的这些国宝级书画作品就算是承简博物馆的重宝了,结果没想到三楼还有两个展馆。

一个展馆上写着北宋官窑展馆,另一个没有写字,只是门口站了两名保安,看上去仿佛里面是空着的。

“北宋官窑?!小骆,你这里还有宋瓷?”这回陆岩松也有点惊讶了。

要知道这宋代官窑瓷器可是各家博物馆的绝对镇馆之宝,有很多的地方博物馆甚至连一件都没有。民间更是有“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说法,可见就连宋瓷的残片都无比的珍贵!

众人看过楼下的几个展馆,大概也知道了这承简博物馆的布展风格了。那就是只要是单独开了展馆,这好东西就跟不要钱的大白菜一样铺的满地都是。

所以陆岩松看到这三楼单独的北宋官窑展馆,这才显得如此的惊讶。

“嗯嗯,五大名窑都是有一些的,诸位里面请!”骆云峰站在展馆门口说到。

“五大名窑都有?!还,还都有一些?!!”一众官方公立博物馆的领导们,都是一脸的问号。

等到骆云峰带着他们走进展馆,这些见惯了大场面的老家伙又一次傻眼了。

“这还是国宝宋瓷的展馆吗?怎么跟仿古工艺品商店似的啊!”

“啥时候这北宋官窑布展,都能成堆成套的了啊?”

“这么多精品汝窑?我那半个破碗还是自己的镇馆之宝呢!”

一堆加起来好几千岁的老头儿,全都大眼瞪小眼的懵逼了!

等这帮人快步走过去仔细的观看那些展柜里的宋瓷。杨安云和陆岩松却没有移动脚步,狐疑的回头看向后面的那个没有名字的展厅。

“小骆,莫非谢老昨晚说的神秘重宝是在那边?”杨安云试探的问到。

“嗯,我先带您两位过去看看。那个展厅是限流的,每一批只能放十人进去。”骆云峰回答。

“快走!咱们先去那个厅!”陆岩松拉了骆云峰的胳膊就往对面走。

孟祥东几人正好刚从对面出来,常春华跟骆云峰说先送几位县领导去服务中心休息一下。

骆云峰跟孟书记打过招呼,便领着杨安云和陆岩松进了对面的无名展厅。

这是一个和楼下书画馆面积一样的展厅,转过门口的玄关影壁,陆岩松和杨安云看到偌大的展厅空荡荡的,只在场地中间安放了两个展台,展台的四周还拉了隔离线。每个展台边上都站着一名保安。

两人一看这个架势,快步走到展台前。只见一个透明展柜里是一对淡青色的胆瓶,瓶子的边上还放有一张黄色的信签。另一个展柜里孤零零摆了一只小小的淡青色斗笠盏。

“柴窑!”两人同时看到了展台前立着的文物说明牌,上面明晃晃两个大字清楚的写着:柴窑。

陆岩松激动的双手都在颤抖!他和冯旭一样,都是认为柴窑绝对存在过的坚定支持者!

就在两人激动不已的凑近了观看瓷瓶和边上宋徽宗的亲笔“鉴定书”的时候。后面进来的几人中的一个,没有控制住情绪,一声“柴窑”的惊呼脱口而出!

这展馆本就空空荡荡的极为拢音,这一声惊呼便清晰的传了出去。

“柴窑?”

“我没听错吧?这里有柴窑?!”

“柴窑现世了吗?”

“楼上三楼有柴窑!”

人群从各个展馆涌出,向着三楼跑去!

承简博物馆,炸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