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破了规矩还火烧凉床(1)(1 / 2)

 什么是规矩?

我所知道的,老话说的“无规矩不成方圆。”

还有就是课本里学的,书本里读的,什么“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生而为人,不可漠视规矩。”等等……

那些都是大道理,范围有点广。

我今天想说,是我家那些规矩。

让我,还有哥哥们,到现在都还会提起,大家提起的时候多少都还带有情绪。

直呼“可怕”“恐怖”“冷血”“自私”……

因为那些规矩,让我们三兄妹可是吃过不少苦头。

比如:一,家里来了客人,吃饭时候的规矩。

小孩子不许上桌,我妈会带着我们,自己端着碗,随便就着点儿菜,一边儿吃去,好多菜我们也就都吃不着。

(想吃吃不着,而且就在眼前只能看,能闻到想味儿那种滋味儿……想想现在都还憋屈。)

二,有客人且不提吧,那确实得有规矩。

关键,平常家里有好吃的得让给我爸。我们家,可不是平常人家正常那种规矩,要把好吃的留给孩子那种思想。我们家是反的。

比如一只鸡,我爸永远是吃鸡腿和胸脯肉那个,我们永远都是吃脖子和翅膀的那个。

这规矩到现在都还“长存”在我原生家庭里。

(只是鸡和鸭要分肉多的部位,其他好吃的还是一起吃了的。)

猪肉我们吃得多。

就是觉得鸡吃得少,觉得那鸡肉“贼香”,可吃不到肉啊,小时候觉得那鸡为什么长得不像猪。

如果像猪,那样不是全身都是肉吗?

(我到现在仇视鸡,太气了。)

三,还有桌子上的规矩,吃饭的时候不能先吃白饭,要先吃一碗红薯,然后才能去添一碗米饭。

我爸却是永远是吃米饭的那个人。

给我们的理由还是:“爸爸是主力,是顶梁柱,小时候吃太多苦,有好吃的要让给他”。我妈原话这么说的。

“你们有吃再后头,我们活一天少一天,你们日子还长”。我爸原话是这么说的。

请问一下我们三个孩子先添了一碗红薯,还能再吃下一碗米饭吗?

你们说,这些“规矩”是不是很变态?

那时候我爸也就四十多而已,怎么听,怎么都觉得委屈,虽然觉得有几分道理。

就好像隔壁阿叔总觉得我傻,傻傻的可爱,总恶趣味的逗我屡试不爽:“三妹儿,你碗底下有虫,你快翻过来看看。”

然后自己就真的信了,傻傻的“翻过来”,最后碗里的东西撒一地。

我除了“哇哇大哭”(怕挨打),气得跺脚,委屈的朝我妈怀里钻。

除此以外,自己都没有想过做点啥出出气什么的。

(压根儿憨憨的就是不懂反驳。)

就如,父母说什么我们也就信什么一样,那时就单纯如我们。

也确实,我爸现在七十多了,能吃,能睡,能跑,还能潇洒的骑个摩托车上街赶集。

还依然是个“风一样的少年”。

不得不承认,那时他们把自己照顾得很好,底子打得好,所以现在精神头十分好。

谁说自私有错?自私点真的也没错。

好吧,就当安慰我自己的话“那时候只能怪我,谁叫我是超生罚款来的孩子呢”。

(不气,不气,都过去了,现在想吃啥就吃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