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阴损的比喻(2 / 2)

“天津出了叛徒,抗团团长曾澈还有很多人都被抓了。”徐珍珍说道:“万一……,所以我来告诉你一声,这些日子要小心,别牵连到你。”

“别着急,把事情详细说一遍。”吴铭皱了皱眉,“我好判断这件事情到底有多大影响。”

说起抗日杀奸团,就不得不说说曾澈,他是抗战前即在华北活动的老特务,戴笠颇为欣赏,同时担任军统华北区书记。曾澈是一名非常善于组织,而且能够激励部下的优秀特工人员,他对抗团的组织颇有特色,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谓之是抗团的精神领袖也不为过。

特别是他独创地抗团干部的颠倒代号。采用的是数字加上成员姓名别号之类颠倒后的谐音,前面地数字,其实代表的是在组织中地排位,现在看来,颇让人想起美军在伊拉克的五十四张扑克牌。比如最高的“易妙红”,其实真正代表的是军统局老板戴笠,易,是“一”的谐音,“妙红”是“洪淼(戴笠的化名)”的颠倒。

三目王”,是军统在华北的老牌特务,原天津站站长王天木,所谓军统四大杀手之一,排行第三。

此次,军统局天津站行动组长裴级三被日特逮捕后叛变投敌,将曾澈出卖,把所有天津抗团活动及联络地点,告知日本宪兵队。虽然曾澈事先已经有所觉察,并且命令属下采取了一定的防范措施,但还是有很多人被日本人抓获。

“这个曾澈,如果挺不住的话。”吴铭摸着下巴若有所思的问道:“对北平方面,或者说对你会不会有什么影响?”

“我也不知道。”徐珍珍苦笑着说道:“说实话,我也只算是一名外围人员,只不过因为在使馆工作,有一部电台,能直接和上面联系而已。”

“上面怎么说?”吴铭换了个问题,“没有告诉你提前做防范吗?”

“有啊!”徐珍珍说道:“放心吧,即使我出了事情,也不会把你供出来的。你看,我预备好的。”

“什么话。”吴铭翻起了眼睛,指着毒药瓶子,说道:“为了我,你可以去从容赴死,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

“意思差不多,可听起来有点怪怪的。”徐珍珍想了想,摆了一下手,“算了,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挑字眼。燕大校园里有抗团成员,你不要太接近了,省得他们出事牵连到你。”

“不会没人通知他们吗?”吴铭问道。

“抗团背后都有军统的人指导,他们应该也得到消息了。”徐珍珍很肯定地回答道:“对了,还有一件事情要告诉你。”

“什么事情?”

“你不是打听黑龙会的事情吗?组织上传来一个情报,在北平城郊的西山,原来的陈家别墅,好象是一个很重要的据点。”

“不过,你最近还是别轻举妄动,过了风头再说。”徐珍珍提醒道。

“我要的东西什么时候运到?”吴铭问道。

“等等吧!”徐珍珍解释道:“出了这么大的事,组织成员肯定要隐蔽一下。”

“帮我看好诚华,我这里你不用担心。”吴铭说道:“我想请个假,出去几天,可不是我贪生怕死,也不是……”

“行了,别解释了。”徐珍珍白了他一眼,“东西给你送到西山,还不了解你。”

“嘿嘿,郊游,郊游而已。”吴铭干笑了两声。

“走吧,好不容易碰到开放日,不耽误你勾引小妹妹了。”徐珍珍站起身,转身要走。

“等等。”吴铭叫住了她,“把你那个毒药给我,最好再给我多弄点,我去西山杀老鼠。”天津抗团被破坏后,事情的发展并没有人们预料中那样严重。

日本宪兵队对李如鹏、曾澈、丁毓臣残酷刑讯,三人坚贞不屈,从容就义。当时曾二十七岁,李二十五岁,丁毓臣二十一岁。

由于曾至死未出卖抗团的组织机密,因此曾的牺牲并没有使抗团遭到致命的破坏,但是曾的死,使抗团一度失去了精神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