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 家和的影子(2 / 2)

邵氏是最先在内地电影市场上获得成功的。

三年前,邵氏的当家导演袁少华带着一部《华国英雄》北上,一举夺得了23.7亿票房,打破了千年后香江电影在内地电影市场上票房最高的记录。

紧跟着,两年前杨少康又带着最新作品《天煞》北上,以8500万的投资,拿到了10.2亿的票房,成为了又一个在内地获得成功的后起之秀。

而那时,家和公司在内地票房最好的电影,还是赵金海五年前的那部《广州十虎之侠拳王英林》,但票房只有4.5亿。

看着竞争对手接连在内地市场上发力,大放异彩,家和自然坐不住了。

《剑冢》项目也是在那个时候上马的。

因此,《剑冢》绝不仅仅是赵金海征战内地市场的一部电影而已,它还是家和用来向邵氏亮剑的武器。

赵金海临危受命,背负起了这份重任。

袁少华和杨少康的两部电影票房一共不到34亿,他就把目标定在了35亿。

当然,如果完成了目标,他能获得的票房分红也是极为丰厚的,这也是他愿意签订对赌协议的主要原因。

其实拿到三十亿票房,他已经打败邵氏的导演了。

毕竟袁少华的电影也才23.7亿,如果他不一挑二的话,也能算赢。

但要命就要命在,那部将他踩在身下的《倩女幽魂》,是邵氏发行的!

这就有点尴尬了。

按理说张嵘是个内地导演,电影也是在内地拍的,和香江电影应该没什么关系才对。

可他偏偏接连两部戏,都是通过邵氏的狮皇公司发行的。

如果是一部还好说,接连两部都和邵氏合作,那一个亲邵派的名头总归是跑不了的。

所以,在家和那边看来,赵金海还是败了。

赵金海败了,就等于家和败了,而家和肯定是不会咽下这口气的。

路怀良和霍猛都是家和旗下的导演和艺人,而家和对手下人的管理是出了名的。

如果没有高层示意,就算再给霍猛十个胆子,他也不敢这么光明正大,肆无忌惮的带着记者,跑来张嵘下榻的酒店来闹事的。

所以说,想要对付张嵘的不仅仅是路怀良和霍猛,后面还有家和的影子。

在警务处做笔录的时候,张嵘就已经将这背后的线索理顺了。

家和……

张嵘在心底重复着这个名字,眼神冰冷。

家和电影是香江最老牌的电影公司之一,也是将香江电影推向国际市场的重要推手,在周边东南亚国家都有着大量资产和强大的影响力,是一个资产超百亿的娱乐巨无霸。

贸然和这样的巨无霸交恶是很不理智的。

但霍猛的做法已经触及了张嵘的底线!

老牌娱乐帝国又怎样?

我这条强龙,就要和你这地头蛇掰掰手腕!

霞姐的电话还没挂断,张嵘沉声开口:“霞姐,你安排个财务过来,我要在香江开一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