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一起商议(2 / 2)

发迹 古龙岗 4668 字 2019-09-29

一干人窃窃私语,等了好一会儿才重新坐定!不过,何贵此时已经被挤到了厅下左首第一个,原属天宝行李法曾的坐位上!谁叫在场三个当官的里面,就他官儿最小呢?偏偏这年头客厅一般才在前面摆两个座位!

“回大人,咱们刚刚说到‘商欠’!”卢有度站起身来躬身说道。

“对,就是商欠!行商入行往往要花费重金,甚至为了入行而倾尽家资,就像刚才提到了严启昌严老板(严启昌:我招您了?生怕别人不知道我没钱了咋的?),之后。大多数入行者便是资金匮乏,无法经营,不得已之下,就只好向那些洋夷借贷,久而久之,就成了一个惯例!而这其中,就有许多人因为经营不善而欠帐,从而成为洋夷所掌控地傀儡。难以再行使行商之权!”孙士毅地表情略显严肃:“有道是‘商得其人则市易平而夷情洽。商不得则负积而饷课亏’。朝廷选择行商

.|有歇业者,准其联保承充外,不得无故添设一商’,以此来巩固十三行对贸易地垄断权,使一般的商人无法问津。可是。如今看来,这条规矩似乎并没有保证给大家带来好处,所以,本抚与何大人商议,降低入行门槛,并取消入行所需巨额花费,仅需由各地官府考察其无违法行径便可,同时。增加行商数目。由现在的十一家,先行扩增到一百家……”

“一百家?巡抚大人,您一下子就要扩大十倍?”万源行地叶振承一下子站了起来:“这万万不可呀!”

“为何不可?叶老板你有什么意见?”何贵问道。

“藩台大人。您与巡抚大人要降低入行门槛,这无可厚非,小人等也甚是欢迎。可是,就如巡抚大人所说,朝廷立行商,就是为了绥靖遐方,保证关税收入。想我等自入行以来,也莫不尽心为朝廷效力。如您这一开口,一下子就把行商增加到了一百家,我们这些老行商岂不是要大大吃亏?而且,行商人数太多,争利之事难免发生,也不利于朝廷管辖,若再有一二不法之徒从中……”叶振承的面色显得有些焦急,显然是十分担心。

“呵呵,以前十三行就没出过不法之徒了?据本官所知,去年的时候,安徽茶商就向南海县衙递过禀贴,指控某位行商借权少付茶价,说这位行商用来称茶地秤是旧地,可是称银地秤却换了。用这样的秤,称出银子,每百两最初少一两八,后来竟少了二两五……这件事,不知道叶老板你知不知道?”何贵问道。

“这……这只是少数!”叶振承小声说道。那被告的行商就是在座中人,他可不愿平白得罪同行!

“少数?按察使衙门里的案卷,十之有一,都是散商与行商之间的争执,在座诸位,除了严启昌严老板(严启昌:怎么又是我?),恐怕都有些案底在身……这你又怎么解释?你总不能说那些散商都是错的吧!”孙士毅淡淡地说道。

“小人……”叶振承的额头上顿时起了一层细汗。行商虽然受到朝廷官府地压榨,但也因为拥有许多特权,在与其他散商之间的交易之中使坏情况十分普遍,散商之中实他们逼破产还真有不少!就是他的万源行也没少干过这种事儿,现在被孙士毅问起来,自然难免紧张。谁知道这位巡抚有没有把自己做过的那些坏事儿给查出来?

“没关系!有话就说,如果没什么意见了,就先坐下!有不同意见可以提,也可以留着,反正,今天只是商议,并非定论,就来一个‘求同存异’!”何贵笑道。

“嗯,何大人说的有理!求同存异……这词儿用的好!”富勒浑拍拍桌子说道,说完就眯上了眼睛不再发话,就连站在他身边的吕梁晨也只是一脸微笑,没有要说话的意思,跟刚刚进来时那气势汹汹地模样完全就成了两回事儿似地。

……

“巡抚大人,藩台大人……既然两位想要降低行商入行门槛,并且增加行商人数,那小老儿是不是可以问一句:我等行商可否求退?”天宝行的李法曾老头看了看坐在主位上的富勒浑、孙士毅,又看了看自己上首地何贵,想了想,终于开口问道。而他这话音一落,一干行商的目光立时都变得火热起来。

“这……”孙士毅迟疑了一下,把目光投向了何贵。清廷有规定,“殷商不准求退,即实有老病残废等事,亦应责令亲信子侄接办,总不准坐拥厚资,置身事外”。另外,甚至行商把行业移交其子侄,也要向官府交付巨款。而清廷这样规定的目的,就是想通过这样严格的制度,把富商巨贾吸收、网罗到自己的封建商业垄断组织中来,以便控制他们手中的商业资本。并通过各种方式,把商业利润纳入为王朝财政服务的轨道。对外贸易固然是无数的利,使商人望之垂涎欲滴。可是一旦在户部落了行商籍,他们的财富便被清政府套上了辔鞍,终世挣摆不脱。所以,十三行行商的出路只有两条:一条是破产,一条就是为清政府的垄断贸易效劳终身,父死子继,世代为商。他们就是清廷富有的奴仆。而所谓”总不准坐拥厚资,置身事外”这一条在行商规定中的重要性,就算是重组,孙士毅跟何贵也不敢随意更改……朝廷上的那些掌权者是不会允许那些行商在赚取了巨额利润之后轻易离开的!

“李老先生,你想来是行商太久,心里有些倦了吧?”李法曾的年纪看上去已经应该有七十了,在这年头,这把年纪绝对是高寿。何贵看着这老头儿殷切的目光,心里竟掠过一丝不忍。

“是倦了!天宝行经营多年,蒙朝廷恩典,总算不曾亏本。小老儿数年前就曾想过求退,可是,监督额大人却要小老儿将生意将交于长子之后,再缴纳二十万两白银的‘求退金’!呵呵,这么一大笔钱,小老儿可是出不起!”李法曾语气淡淡地说道。

“看来老先生年纪虽大,骨头却还硬朗!”何贵微微笑道。天宝行是十三行中的老字号,经营多年,李法曾身为大老板,家财何止百万?可就是死活拖着不退,恐怕不光是不愿缴那二十万两的求退金的问题!想想那额森特的为人,说不定是把这老头儿给气着了也不一定。

“老朽了,不中用了!小老儿本也不愿想的太多,可是,如果能早些退下来,自然还是十分希望大人能够成全!”李法曾躬身说道。

“呵呵,其实行商求退,也未必没有可行之法……”

“哦?”

何贵的话还没说完,富勒浑、孙士毅、吕梁晨以及在场所有人的目光都“刷”地“照”在了他的身上,甚至就连李法曾这老头儿,也把脖子一下子伸出老长一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