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难以结束的战争(1 / 2)

 曾经让天下四方朝贺的圣京城,在短短的两年内,经历了太多的战乱,数次易手,屡屡遭受强敌压境、兵临城下的危机,因此而显得格外萧条、门庭冷落,这在圣龙帝国全盛时期,真的是无法想像的事情。

在圣龙历七五五年的最后一个月,居住在圣京的百姓只要不是白痴或者与世隔绝,就都清楚这座城池眼下真正的主人绝对不那个在巍峨庄严、深径通幽的皇宫里的九五至尊,而是城东摆着两头硕大无比的石狮、四周戒备森严的大将军府中那位新近被赐封的圣龙帝国天下兵马大元帅兼幽燕节度使的平安王燕南天。

天下兵马大元帅和幽燕节度使是官爵,以前也有不少人做过,但是平安王的封号却是绝无仅有的,是燕南天为了凸现自己的地位、展示自己的实力、试探天下诸侯的反应而威逼广陵帝册封的。

很显然,燕南天采取了一个意味深长的政治行动,获得的是圣龙帝国从来没有的殊荣,目的是震慑天下的诸侯,显示自己的力量。

早在当年圣太祖开国之后与众将立下了“白马之盟”后,圣龙帝国就从来没有异性封王的先例,而如今曾经可以令天下失色的圣龙天子却不得不违背了祖训,屈从于一个藩镇的压力,这也确实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圣龙帝国不可避免的衰朽和没落。

不过身为平安王的燕南天,此时绝对谈不上太平。

在他的眼前是一个标有山川河流的作战沙盘。

圣京位于沙盘的中央。

在圣京北方、西方、南方甚至西方,都出现了代表着敌对的军团,还有一些中立的势力居于重要的战略位置,虎视眈眈显然不怀好意。

这就是燕家军的现状。

昌化城的围攻,可以说是在燕南天和风雨这两位对阵主帅同样的瞠目结舌之中落下了帷幕,成千上万英勇战士的鲜血最大的作用便是为历史的幽默和战争的难测作了一个血淋淋、活生生的注脚。

唯一不同的是燕南天输掉了面子,却因此躲过了风雨为他精心准备的炮阵轰鸣;而风雨虽然赢得了声誉、再次塑造了神话,却不得不重新部署自己的战略构局,同时还得面对“存心牺牲将士”的谣言。

眼下,风雨、皇甫嵩、萧剑秋的三家联军已经向圣京咄咄逼人的挺进了。

在北面,认定燕南天是昌化兵变的主使人,一心要报杀子之仇的耶律明雄,已经率兵渡过了圣龙河。

在西面,解救了昌化之围后,蒙璇、尚兴统率着七万大军以方阵的形式,步步为营的逼来,与从夏州出发自子午谷穿插而来的十万皇甫世家的大军会合,已经到达了圣京西郊的护卫堡垒阳城。

此外,萧剑秋和皇甫嵩的二十万联军从鄂州出发,兵分两路:一路由皇甫嵩率领沿陆路猛攻清泥、峣关这两道圣京南面的门户;另一路则是萧剑秋从水路绕至圣京的东侧,已经和驻守骊山的守军展开了激战。

更为头疼的是,作用齐鲁大地的公孙世家和卞州留守上官明镜、晋阳留守章翔联成一气,在严守中立的名分下占据了从燕家军大本营幽燕到圣京之间的两翼,随时都有可能会反戈一击,不仅严重威胁着燕家军从幽燕来援路线的安全,更让燕家军的精锐兵马不得不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抽调出来,进行监视和防备。

一道严密的包围圈就此形成,燕南天突然满心苦涩的发现自己居然处在了几个月前被自己击败的庞勋相似的位置上了。更讽刺的是,就在十多天以前,风雨还是被呼兰帝国和自己的燕家铁骑压得喘不过气来,如今却主客易势,轮到自己品尝处处受敌、四面楚歌的味道了。

这样转变,和军事并没有太大的关系,纯粹是政治、外交和权谋的运作,虽然处在敌对的位置上,燕南天也不得不佩服风雨的厉害,同时也更加警觉到这个西面的敌人绝不仅仅是一员能征善战的名将,看来对于权力的运用也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面对这样的情况,燕南天终于发现自己这段时日由于圣京的轻易得手和成功的排斥了萧剑秋,而变得太过于自负和轻敌了。

相对于轻率的和风雨军作战等错误相比,更为严重的错误便是小看了圣龙帝国千年传承的根基。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统治了神州这么多年的圣龙帝国,早就将神圣化自己统治的纲常伦理深入人心了,自有一大批自诩为忠孝节烈的白痴,依然不计后果、前仆后继的拥护着圣龙帝国的正统。

正由于忽视了这一点,所以没有充分运用广陵帝的号召力讨伐风雨,失去了政治的主动性;而强逼广陵帝册封自己为平安王,现在看来也的确操之过急了。逼迫广陵帝册封自己为王虽然可以在向天下人显示自己的实力和改造帝国的决心,从而赢得对帝国已经失望的人们的支持,但同时也加深了那些依然拥护着帝国正统、势力显然极为庞大的那部分群体的仇恨。

“挟天子以令诸侯”,绝对是一柄锋利的双刃剑。既可以借此机会夺取中央的大权,但也因此引来了其他诸侯的警惕、仇恨、戒心与蠢动。

而现在的燕家军无疑没有很好的利用这柄双刃剑。对于广陵帝这张政治牌的草率处理,和没有充足估算到那些传统力量的强大,导致了燕家军在政治上处于一个极其被动的局面,并由此影响到了军事。

“智庵,派人分别去同皇甫嵩,萧剑秋,风雨议和!”

咬着牙齿,良久之后燕南天叹了一口气,言语之间显得软弱起来,看来这头从来都是横行无忌的猛虎如今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必须向现实低头,终于接受了智囊张兆的建议。

“属下这就去办!”

身边的张兆听了这句话之后,不由得松了一口气,他最为担心的就是燕南天不顾一切的和风雨为首的联军硬拼,这样最好的结果也只能是两败俱伤,白白的让别人坐收渔人之利,而燕南天如今明智的决定退让,总算让他放下了心中的一块大石头。

只是,欣喜之余的张兆并没有发觉,说完了这句话之后得燕南天面色阴沈,目光始终盯着沙盘,或者说沙盘的其中一个焦点,一个大胆的军事计划在这位纵横圣龙东北半壁的军人心中迅速萌芽——

即便要妥协,也应该在让对手充分领教了自己的实力之后!

燕南天冷冷的一笑,在内心高傲的发誓。

虽然是多年的心腹张兆,此时也没有意识到作为幽燕子弟的三军统帅,燕南天的尊严决不允许他在屈辱的情况下低头,只有用战场上的胜利来体面的结束这场不合时宜的战争,才是他唯一的选择。

于是,当口若悬河的特使行色匆匆的离开圣京分别前往皇甫嵩、萧剑秋和风雨这三个当代强藩的营地时,燕家军的反击也已经在默默的准备着。

※※※

“还真是失败啊!”

同样满怀挫折感的却是和燕南天以整个圣龙江山为棋局的对手风雨。原本想要诱敌深入一举重创燕家军的风雨,却因为部下出色的守城而不得不改变了自己的计划,看着眼前似乎一片大好,其实隐忧丛丛的局面,圣龙帝国的定凉侯殿下同样为自己所犯的错误而懊悔,同时更为未来的发展而沉思。

“死守昌华城的将士这次损伤十分惨重,我援军到达之际只剩下了四千余人。不过属下已经和高凤阳大人一起部署妥当,军中的谣言也得到了控制。”

就在风雨沉思的时候,魏廖匆匆的跑了进来禀告道。

“这件事情一定要好好处理,好好抚恤阵亡的战士,幸存的则予以英雄的待遇,同时我会亲自接见赵亮、风天华,尤其是风天华,血衣卫必须在他不察觉的情况下加以秘密监控和调查,如果没有问题的话我准备好好的重用。”

风雨有些苦涩,同时也带着一些愧疚的说道。

这次还真是有点亏了。

从底层攀越上来、一向习惯了用数字来看待战果的风雨直到现在方才发现,虽然在军事和政治的斗争史上,有时候的确需要非常坚忍的牺牲,身为统帅确实是时刻都必须在局部的牺牲和全局的胜利之间进行残酷的权衡,但是毕竟放弃忠实的部下这样的行为违背了伦理与道德,即便找出无数堂而皇之的理由,却终究无法取得自己良心的平安。

而且如今,“牺牲部下来换取胜利”这样的谣言可大可小,虽然战争和权谋的斗争是必须有所牺牲的,无数成功而又传奇的战例都是在做出惨烈的局部牺牲后方才取得的,妇人之仁只会招来更为惨重的损失乃至失败,但是如果主帅被认为是刻薄寡恩的话,会严重影响全军的士气和战斗力,因此的确需要谨慎处理。

教训是惨痛的!

很久以后年轻的统帅方才意识到,其实他正是通过了这个事件,终于从战场上单纯的功利角度摆脱了出来,逐渐开始从人性的立场来看待天下的争霸,真正的成为一个成熟的战略家和政治家。

不过风雨对于这件事情在全军造成的负面影响终究并不是十分担心,毕竟自己在军中的地位十分牢固,而且自己秘密离开昌化的事情也只有李中慧、魏廖两个人清楚,即便是守卫昌化的战士也最多有些怀疑而已,绝对不可能留下什么证据的,而军队只需要获取不断的胜利,就可以缓解他们的不满。

现在让风雨更为担心的是战局——

尽管和皇甫嵩、萧剑秋的联军已经对圣京形成了包围之势,公孙世家等藩镇的反应也明显是看好戏的态度,但是联军的总兵力只有四十多万且四处分散,并不占据绝对的优势,而且三家各怀心机,其他藩镇的立场更是摇摆不定,力量的对比随时都会变化。

相对而言,燕南天则处于内心作战:大将朱全率领七万大军凭藉着工事死死守住了清泥、峣关一线;五万韩陵守军随时都有可能东进与圣京的兵马夹击联军东线的军队;圣京则拥兵二十万,完全可以应付西线、北线的联军。

从军事上看,燕家军所处的地理位置显然得以在兵力的投放和运动上速度更快、时间更短,兵力的调度也统一集中。

从政略上看,虽然因为齐鲁的公孙世家、卞州的上官明镜和晋阳的章翔态度暧昧,导致了燕家军从幽燕的大本营到圣京之间的联系受到了威胁,但是远远没有像风雨军要同时应付几个战场而把兵力分散的那么开;而且燕南天一人决断着全军上下,并且手中还握着皇帝这张王牌,也远远比各怀鬼胎的联军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