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双雄(燃魂3)(2 / 2)

……

夜幕降临时分。

罗成带着燕云十八骑,登上南武关就近的山顶,留意百里外的潼关。

刘辩虽不知细节,却知大概计划。

对于罗成等人守在山顶,正是等待潼关的信号。

话分两头。

话说,刘辩发兵的前夜,守在南阳郡的韩世忠部,已经带领杨再兴、赵云、韩擒虎发兵潼关。

由于想要抵达潼关,必须要经过函谷关。

可刘辩为了奇袭,决定韩世忠部越过函谷关,穿山越岭直抵潼关。

先前约定好,韩世忠部抵达潼关,将燃放信号,供刘辩这边意会,再进行攻城。

为什么这么做?

远在南阳郡的韩世忠部,即使穿山越岭,可通往潼关的路,斥候早已探过。

毕竟,刘辩为了干掉董卓,准备的非常充分。

可即使抵达潼关,也不会率先开战,而是等候远在南武关的刘辩。

如果不等,潼关的战事,势必会以最快速度送到长安。

对于有人攻打,用脚趾头想都会知道,除了刘辩没别人。

同时也会疑惑,刘辩为什么没去冀州,而是选择发兵长安?

当然,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董卓会派出吕布,或者大将李傕,迎战潼关。

紧接着,派兵绕过南武关,或者西散关,绕道刘辩的大后方,与吕布夹击所在潼关的刘辩大军。

当然,董卓只是一介蛮夷,能想出此等计谋的,只有一人。

那人便是董卓的谋士,被称为“毒士”的贾诩。

无论对方做出何等对策,刘辩、荀彧早已想到,所以于刘辩而言,截断董卓所有“可能”的后路。

伴着夜幕降临,以及斥候送回来的小心,韩世忠部没有停止前进,更没有原地扎营。

只是对三军将士言明,送潼关几颗响雷,让守关将士有心理准备,随后撤军五里,驻扎造饭。

对于潼关,在刘辩不再军营的那几天,荀彧、徐达、秦琼、戚继光、韩世忠等人已经研究过。

早前的函谷关非常重要,可自从修建潼关,反倒放弃对函谷关的建设以及守护,将重心放在潼关。

于是,即使眼下能够三雷炸了函谷关的城门,可对于潼关的城门,三十颗火雷弹都未必能炸烂。

毕竟,潼关城坚,不是那么轻而易举就能拿下的。

所以,韩世忠部仅作为佯攻,真正的重兵力在南武关。

刘辩相信自己、荀彧、徐达、秦琼四人联手,破了南武关将不废吹灰之力。

只要占据南武关,不使消息传到长安,吕布必然会请“报仇”。

因此,正中刘辩下怀——

引开吕布,干掉董卓几乎是板上钉钉。

只是,是否天随人愿,全看吕布是否想报仇。

因此,韩世忠部按照计划,对潼关接二连三的投掷火雷弹。

不消半盏茶,城楼前脸被炸至坍塌,迅速被火焰吞噬。

面对突如其来的遭遇,守城兵勇惊慌失措,不等派兵出城查探虚实,韩世忠部已然撤军五里。

……

次日。

天边泛起鱼肚白。

杨再兴手执杨家枪、赵云手执龙胆亮银枪,骑在马上,于相距潼关十五丈的雪地上,闭目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