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回 填河(1 / 2)

 打下了许昌外城,我和马超、庞德三人却并未因此过于高兴,因为——许昌外城与内城之间的那道宽三丈有余的护城河,放到现在的计量单位来看——这条护城河也得有七米来宽,没有器械辅助确实是难以跨越。()

更何况,就在河对岸的许昌内城,还有曹傲所率领的七千青州兵,正在虎视眈眈。

在初平三年(192年)十二月,青州黄巾军主力无条件向曹投降(不是战败投降)。投诚后的青州黄巾军,连家属在内共计百余万人,其中三十万身强体健者,被曹操编成为具有相对独立性的“青州兵”。至于那些没被收为军人的青州黄巾军则专心从事农业生产,作后方补给。被编后的青州兵在曹操的管理下已与以前的流民武装再不相同,并且不久后就投入战斗。

在经历了无数次战斗后,青州兵朝着父子相继、纪代为兵的职业代、世兵化方向发展。相关史料显示,青州兵自从初平三年十二月被收编之后,至少存续了二十八年(192-220年)。假如不是世代为兵,这支队伍就不可能维持那么长的时间。但这部队又是怎样灭亡的呢?无人可知。有人说这个队伍从公元200年成为了第二批屯田军户。但也无从考证。

但是在青州兵生存时,有一点是100%确定的,那就是青州兵只会听曹操一人的命令。因此,当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刚一去世,处于洛阳的青州兵“以为天下将乱,皆鸣鼓擅去,”根本不愿服从其他人包括曹操接班人曹丕的指挥,并因此在短期内造成了较大的混乱,要不是曹丕措置行当,甚至有可能酿成性质更为严重的动乱。但是从另一角度看,曹操还是有一定魅力的。

至于曹傲所率领的这一批青州兵,很可能就是当年少数一些最终服从曹丕领袖的群体,因为青州兵其它大部已经各有归处,散布于天下,不再参与世间争执了。

……

虽然护城河难过,青州兵难打,但是我们总归是要攻打许昌内城的。第一步,我们还是派出了一批使者前去劝降。

“对面的魏兵听着!我大汉天军至此,不愿杀戮!若汝等甘愿降服,都能得到妥善安置!”

曹傲可不买账,站在河对岸的城楼之上,大声问道:“若是曹某不降呢?”

“若是你们不降的话!那我们也没有办法,只好与你们决一死战了!魏将军已经有言在先——攻击许昌内城是很艰难,可是以五万兵力对付七千人,已是足够!”

曹傲大声道:“那就让他来试试!我乃是曹氏子孙,值此危难之际,唯战死而已!”